京
口
月
夕
书
怀
山
风
吹
酒
醒
,
秋
入
夜
灯
凉
。
万
事
已
华
发
,
百
年
多
异
乡
。
远
城
江
气
白
,
高
树
月
痕
苍
。
忽
忆
凭
楼
处
,
淮
天
雁
叫
霜
。
写景
秋天
夜晚
地点
京口
情感
思乡
怀旧
抒情
自然风光
秋天的词
城市夜景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的《京口月夕书怀》,描绘了诗人在秋夜中独处京口(今江苏镇江)的感受。首句“山风吹酒醒”,形象地写出诗人由醉酒中醒来,山风的清凉使他清醒过来。接着,“秋入夜灯凉”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寂静和寒意,灯光下的诗人倍感孤独。“万事已华发”,诗人感叹岁月无情,自己已届晚年,人生百事如梦,满头白发见证了时光的流逝。“百年多异乡”,强调了诗人长期漂泊在外,远离故乡的孤独与沧桑。接下来两句“远城江气白,高树月痕苍”,通过描绘远方城市的轮廓在江面上的朦胧白影和高树上挂着的苍茫月色,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静寂和诗人内心的孤寂。最后,诗人“忽忆凭楼处,淮天雁叫霜”,回忆起过去在某个高楼凭栏远眺的时刻,耳边传来淮河上空大雁的哀鸣,这声音仿佛带来了故乡的气息,更增添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色,融入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深深怀念,情感深沉而富有画面感。
林景熙
312首
一作德阳,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猜您喜欢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江汉
明·蒋主孝
江汉同流接混茫,萧萧芦荻雁南翔。姓名不到公卿府,泉石喜游君子乡。青眼昔年羞阮籍,白头今日老冯唐。思乡怀古浑閒事,酾酒椎牛兴自长。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