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
抒情
节气和季节
母爱
山水
怀古
传赞
场景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戚继光为庆祝其太夫人八十寿辰所作。诗中以“一阳回泌泽”开篇,描绘了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新生,同时也暗喻了太夫人的长寿与福泽。接下来的诗句“云物卜先春”,进一步强调了太夫人的影响力如同春日之于万物,预示着新的生机与希望。“圣善钟中阃,贤才启后人”两句,赞美了太夫人的德行与智慧,以及她对家族后代的深远影响。接着,“授经逾五桂,列彩重三辰”则通过比喻,表达了太夫人在教育和培养人才方面的卓越成就,如同五桂之树繁茂,三辰之光璀璨。“养至金章贵,恩逢石茆新”两句,既是对太夫人养育之恩的颂扬,也是对她晚年生活幸福的祝愿。接下来的“家声振冰雪,世德著丝纶”,则赞美了太夫人家族声名远播,世代德行高洁,如同冰雪般纯洁无瑕。“但识旗常显,还看机杼陈”两句,可能是在赞颂太夫人在家族中的地位与贡献,如同旗帜常显,机杼陈设,都是家族荣耀的象征。最后,“河源分浩荡,岳色起嶙峋”描绘了太夫人如同源头活水,滋养着家族,又如巍峨山岳,屹立不倒。“彤管称尧舜,瑶枢映楚秦”则是将太夫人比作古代圣君贤相,她的美德与智慧如同彤管(古代书写工具)一般,被后世传颂,如同瑶枢(古代天文学仪器)一般,照亮了历史的天空。“轻轺陟屺日,寸草倚闾身”则描绘了太夫人在晚年的宁静与安详,如同轻车缓缓驶向高山,而她的心却始终牵挂家人,如同小草依恋着故乡。“忠孝谁能擅,千秋独颂申”则是对太夫人一生忠诚孝顺的最高赞誉,她的美德将永远被后人铭记与颂扬。整首诗通过对太夫人德行、智慧、家庭贡献以及晚年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对她的崇高敬意与深深祝福。

戚继光

246首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猜您喜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成都使君王季野席上次韵奉呈橹巢初庵云林元素子素诸公
明·虞堪
隐者分湖住,高士云林栖。蒹葭散汀看鸥去,桃花隔屋闻鸡啼。每同杖屦踏春堤,诗筒酒榼前后提。公子风流乃相爱,缕引婵娟生叆叇。纤歌细舞交驩从,翠珰玉佩花茏葱。兰亭之下暮春会,飞.....
江行吊宋齐邱
宋·辛弃疾
尝笑韩非死说难,先生事业最相关。能令父子君臣际,常在干戈揖逊间。秋浦山高明月在,丹阳人去晚风闲。可怜千古长江水,不与渠侬洗厚颜。
驻跸圣因行宫
清·爱新觉罗·弘历
问俗重临明圣湖,白沙堤上果清殊。高峰南北呈双髻,行馆招提别一区。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民心乐处吾同乐,艳舞清歌亦底须。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