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郑
时
用
赴
山
东
佥
宪
华
盖
殿
中
陈
谠
论
,
奉
天
门
外
拜
新
除
。
九
重
霄
汉
求
言
日
,
一
道
风
霜
接
节
初
。
海
岱
人
看
骢
马
客
,
鲁
邹
家
诵
蠹
鱼
书
。
高
才
况
是
成
均
彦
,
不
愧
菁
莪
化
雨
濡
。
送别
赞颂
山水
读书
情感
友情
地点
山东
季节
秋天
励志
译文
在华盖殿中陈述着正直的言论,在奉天门外拜见新任官员。
在九重天的皇宫里寻求忠言的日子里,一路经历了风霜,迎来了新的任命。
海岱地区的人们看着远道而来的贵客,鲁邹地区的人们则诵读着书籍。
这位高才的士子,在成均(古代学校)中也是出类拔萃的人才,不愧是受到良好教育的结果。
赏析
这首明代吴伯宗的《送郑时用赴山东佥宪》描绘了郑时用在朝廷上崭露头角的情景。首联“华盖殿中陈谠论,奉天门外拜新除”展现了他在重要场合发表正直言论,并接受新的任命,显示出其才华和责任的担当。颔联“九重霄汉求言日,一道风霜接节初”进一步刻画了他积极进言,面对朝廷重任时的坚定与清廉,如同在严寒中接任新职,象征着他的刚毅和决心。颈联“海岱人看骢马客,鲁邹家诵蠹鱼书”以生动的意象,比喻郑时用受到地方人士的瞩目,他的学问深得鲁邹之地读书人的敬仰,形象地表现了他的学识和声望。尾联“高才况是成均彦,不愧菁莪化雨濡”高度赞扬了郑时用的卓越才能,他是教育精英,定能如雨露滋润草木般,为地方带来教化之功,表达了对他的期许和祝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比喻,既赞美了郑时用的才情和品德,也寄寓了对他的勉励和期望,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充满了激励和祝愿。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西安雨中诸生出候因寄德洪汝中并示书院诸生
明·王守仁
几度西安道,江声暮雨时。机关鸥鸟破,踪迹水云疑。仗钺非吾事,传经愧尔师。天真石泉秀,新有鹿门期。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赠人二首(其二)
唐·王建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