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吴
甥
归
秣
陵
人
生
良
苦
不
自
知
,
三
折
肱
乃
成
良
医
。
老
夫
年
少
不
知
此
,
请
为
甥
也
今
言
之
。
平
时
颇
喜
诗
有
味
,
晚
乃
竟
坐
寒
无
衣
。
人
言
诗
成
本
无
用
,
小
技
止
可
持
自
怡
。
一
闻
斯
言
寝
不
寐
,
尽
欲
弃
去
无
孑
遗
。
人
皆
见
之
唾
不
顾
,
汝
乃
掇
拾
归
何
为
。
前
年
行
都
子
访
我
,
值
我
偶
得
南
州
麾
。
汝
之
老
母
我
伯
姊
,
何
为
弃
养
行
相
随
。
极
知
饥
寒
子
良
苦
,
况
乃
窀
穸
归
无
期
。
翁
今
儿
孙
渐
满
屋
,
子
六
八
女
肩
相
差
。
归
囊
羞
涩
止
有
此
,
世
事
乃
尔
真
成
痴
。
渭
阳
老
将
如
病
骥
,
肉
瘦
到
骨
那
能
肥
。
枯
萁
成
豆
不
足
较
,
甥
也
幸
有
骅
骝
姿
。
丈
夫
岂
合
长
贫
贱
,
慎
勿
琐
细
含
酸
悲
。
天
寒
霜
劲
路
如
掌
,
矫
首
一
望
秋
风
嘶
。
情感
亲情
抒情兼励志
赠别送行
译文
人生虽然困苦,但自己却不知道,多次经历挫折后才能成为好的医生。
我年轻时不知道这些道理,现在为我的外甥说说。
平时我很喜欢诗的深意,到了晚年却因为贫穷而只能坐在寒冷的房间里无衣御寒。
人们说写诗是本小利微的技能,只可以用来让自己愉悦,不能用来谋生。
一听到这些话我就夜不能寐,想完全抛弃世俗的追求,什么都不留恋。
别人都鄙视他的作品,认为不值得一顾,你却拾起它来,这是为了什么呢?
前年我的一个朋友从京城来看望我,正赶上我偶然得到南方一个州郡的官职。
你的老母是我的伯母姐妹,你为何要抛弃她而跟从我?
我知道你家的孩子受尽饥寒之苦,更何况你母亲去世后无法入土为安。
现在我子孙满堂,有六个儿子和八个女儿都长大了。
我这里没什么可以给你了,但我真的是对世事痴迷了。
渭阳的老将如同病马,身体瘦弱到骨头都难以支撑。
你的才华如枯枝变豆子般耀眼,庆幸你有如骅骝般的马姿,定能飞黄腾达。
大丈夫怎可长期贫贱?切勿为此而烦恼哀伤。
天冷霜重路如掌般凹凸不平,抬头一望,秋风凄凉嘶叫。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的《送吴甥归秣陵》,通过诗人的叙述,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甥侄的深切关怀与期望。诗中首先提到人生的艰辛不易,三番挫折后方能成为良医,以此比喻甥侄在经历生活的磨砺后,能够有所成长和收获。接着,诗人感叹自己年轻时未能理解这些道理,希望甥侄能从中得到启示。他提到自己平时喜欢诗歌,但晚年却因贫困而衣食无着,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困苦生活。诗人对甥侄的关心溢于言表,他批评了社会上对诗歌价值的误解,认为诗歌虽看似无用,实则能给人带来心灵的慰藉。当甥侄向他展示收集的诗歌时,诗人深受触动,决定放弃偏见,认真对待甥侄的爱好。然而,甥侄却因家庭原因不得不离开,这让诗人深感痛心。诗人回忆起去年甥侄来访时的情景,那时甥侄正因仕途不顺而跟随前往南方任职的母亲。甥侄的处境让诗人感慨万千,他深知饥饿与寒冷带来的痛苦,更担心甥侄在归途中无处安身。尽管家中已渐渐充满儿孙,但甥侄的困境仍让诗人难以释怀。最后,诗人以渭阳老将和瘦马的比喻,表达了对甥侄未来发展的期待,希望甥侄如同骏马一般,拥有光明的前途。他告诫甥侄不要因小事而感到悲伤,强调了作为男子汉不应长期处于贫困之中,要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同时,他也提醒甥侄,尽管当前道路艰难,但只要抬头望向秋风中的嘶鸣,就能看到希望与未来的曙光。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甥侄的深情厚谊,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周紫芝
2047首
周紫芝(1082-1155年),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南宋文学家。宋高宗绍兴十二年,中进士。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儿子周畴。南宋文学家。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猜您喜欢
贺李鸿章六十寿联
清·郭柏荫
为四海苍生,祝南极寿星不老;有六旬莱子,知北堂爱日方长。
哭从弟
唐·白居易
伤心一尉便终身,叔母年高新妇贫。一片绿衫消不得,腰金拖紫是何人。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除夜客怀
明·浦源
火冷空斋夜掩霜,明朝新岁在殊方。故乡亲老谁相守,独对寒灯泣数行。
闰十五夜携两儿暨诸弟侄同孔聘王苏昌期何景朗李邑生就酌三弟宅分得台字
明·黎淳先
嫦娥何意重相陪,三五清光去复来。对酒自怜鹦鹉杓,听萧犹似凤凰台。咏偕童冠游宁倦,才擅东南美不猜。记得廿年曾此夕,雄心今被鬓毛催。
有感(其三)
宋·葛立方
但知鬼目为芝草,谁信羚羊破佛牙。娘子阿姨何处辨,时人识卖假金家。
饮龙头镇
明·谢肃
马上见晨月,堠路行逶迤。遂入龙头憩,沙洲带蒲荷。榆柳荫华屋,正暑凉飙多。怡然逢故老,邀我还其家。大儿击燕筑,小儿閒齐歌。黍酒劝客饮,勿辞令颜酡。维㫺至正末,日夜忧干戈。太.....
暮秋由一面山之金州长甸铺作(其六)
清·多隆阿
闻鸡复命驾,早渡碧流河。再行三五里,村小枕山阿。桥横东西涧,场筑南北坡。老农呼岁歉,害稼暑雨多。适逢三叉路,未敢率尔过。停车子细问,周行亦不讹。在原碾白草,踰岭陟翠螺。牧.....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