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
暮
二
首
(
其
一
)
物
外
无
馀
子
,
愁
边
有
是
翁
。
梦
回
惊
日
脚
,
雨
罢
看
云
峰
。
天
与
长
闲
处
,
湖
供
不
断
风
。
犹
嫌
太
多
事
,
身
落
乱
书
丛
。
写景抒情
山水田园
读书惜时
情感思乡
感叹世事
译文
物外无所求,只有这老头在忧愁。
梦醒惊见日头升,雨过山川观云峰。
天给予了无尽的悠闲时光,湖畔吹着无尽的风。
我还嫌事太多,陷入繁杂的书籍之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翁在自然与书籍间寻求心灵慰藉的生活状态。首句“物外无馀子”,表达出老翁超脱世俗,不以世人为伴,追求精神世界的独立与自由。接着,“愁边有是翁”则暗示老翁虽身处忧愁之中,却能自得其乐,展现出一种坚韧与豁达。“梦回惊日脚,雨罢看云峰”两句,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以及雨后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老翁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和对自然美的欣赏。梦醒时分,阳光穿透云层,仿佛是大自然对他的问候;雨后云雾缭绕的山峰,更添了几分神秘与宁静之美。“天与长闲处,湖供不断风”进一步描绘了老翁在天地间寻找心灵栖息地的过程。他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着无尽的闲暇时光,湖面上的微风成为他心灵的伴侣,陪伴着他度过每一个宁静的时刻。最后,“犹嫌太多事,身落乱书丛”表达了老翁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尽管他已远离尘嚣,沉浸在自然与书籍中,但内心仍觉得生活中的琐事过多,希望能在知识的海洋中找到更多的宁静与满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老翁独特的生活哲学和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周紫芝
2047首
周紫芝(1082-1155年),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南宋文学家。宋高宗绍兴十二年,中进士。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儿子周畴。南宋文学家。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猜您喜欢
山中饮酒
宋·陆游
百屋堆金钱,万户封公侯。富贵人所羡,熟计终缪悠。有酒君但饮,有山君但游。虽云亦梦事,要是胜一筹。独醉新丰市,遗魂招马周。清啸苏门山,旷度交公休。烂烂目如电,凛凛气愈遒。骑.....
初夏闲居八首(其六)
宋·陆游
野水枫林久寄家,惯将枯淡作生涯。小楼有月听吹笛,深院无风看硙茶。静岸葛巾穿荟蔚,闲拖筇杖入谽谺。平居每与儿孙说,切勿人前一语誇。
席上作
宋·陆游
绿波画桨浣花船,清簟疏帘角黍筵。一幅葛巾林下客,百壶春酒饮中仙。散怀丝管繁华地,寄傲江湖浩荡天。浮世升沉何足计,丹成碧落珥貂蝉。
村夜
宋·陆游
寂寂山村夜,悠然醉倚门。月昏天有晕,风软水无痕。迹为遭谗远,身由不仕尊。敢嗟车马绝,同社自鸡豚。
端阳吊古
明·陈迁
姱节垂青史,遗风遍海隅。榴花空笑日,楚客尚飞符。艾叶杯中蚁,龙文水上凫。灵均呼不起,愁思落菰蒲。
鹧鸪天
元·王恽
拾翠仙洲野兴长。尊前一曲杜韦娘。人怜暖日明歌扇,我爱兰英媚国香。供楚佩,笑梅妆。春风着意泛崇光。老怀不到凌波梦,要遣琵琶送一觞。
夜月如昼与仲退坐松巢煮茶
宋·徐瑞
河淡星欲无,碧展天一幅。天孙分锦章,荐此半规玉。明入千家窗,此兴几人足。慷慨商声歌,主客俱不俗。泠泠古松根,枯樵煮寒瀑。清啸拍阑干,悲猿挂高木。
九月七日同管臬使曾谢俞三山人集王元美弇山园
明·欧大任
归客吴门一系船,问君山径菊花前。书藏宛委三千卷,树以槐眉几万年。早得皈依亲受记,久辞荣禄老思玄。相携更结菩提约,我向东南七洞天。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