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
鹿
道
中
高
城
郁
莽
苍
,
永
路
多
荆
棘
。
日
气
夕
冷
阴
,
游
氛
浩
无
极
。
城
边
古
时
丘
,
宿
草
蔓
于
域
。
树
木
何
萧
萧
,
狐
狸
鸣
其
侧
。
访
古
思
轩
辕
,
嵚
崟
何
由
陟
。
伊
昔
奋
龙
战
,
明
明
庶
邦
式
。
神
驭
飘
鼎
湖
,
乌
号
缅
玄
德
。
遗
踪
迈
荒
野
,
盛
烈
存
兹
国
。
谁
云
戡
乱
功
,
不
俟
干
戈
力
。
风
云
变
俄
顷
,
明
晦
古
难
测
。
薄
暮
穷
林
中
,
惄
焉
长
太
息
。
写景
怀古
抒情
情感
地点
秋节
情感分
具体分析如下:
译文
高高的城墙被迷蒙的云气笼罩,漫长的道路布满了荆棘。
太阳渐渐落下,天气变得寒冷阴沉,游荡的雾气弥漫无边无际。
城墙边上有座古老的坟丘,野草在墓地中蔓延生长。
树木的叶子萧萧作响,狐狸在树旁鸣叫。
我来到这里凭吊古迹,思考着轩辕黄帝的功绩,险峻的山峰我该如何攀登。
昔日黄帝奋发龙战,让众多邦国明理有道。
他神灵般地驾驭着鼎湖,乌号(可能是古代的神兽或象征)与玄德(古代的德才兼备之人)相伴。
他的遗迹留在荒野之中,他的伟大功绩却留存于这个国家。
谁说平定战乱的功绩,只能依靠武力来取得?
风云变幻就在一瞬间,明暗交替自古以来就难以预料。
薄暮中我身处寂静的林中,内心惆怅,不由得发出长长的叹息。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何景明的《涿鹿道中》,描绘了作者在涿鹿道上所见的景象和引发的感慨。首句“高城郁莽苍”展现出古城的雄浑与苍茫,接着“永路多荆棘”暗示了道路的艰难与险阻。日暮时分,“日气夕冷阴,游氛浩无极”,渲染出一种阴冷而迷茫的气氛。诗人行至城边,见到古丘宿草丛生,树木萧瑟,狐狸哀鸣,触发了对古代英雄的追思。“访古思轩辕”提及黄帝,感叹登临险峻山岭的不易,进而联想到黄帝的丰功伟绩,如龙战图治、统一国家。“伊昔”两句回顾历史,表达对黄帝神威的敬仰。然而,诗人也意识到,即使是这样的英雄,其功业并非仅凭武力实现,而是通过智慧和德行。“神驭飘鼎湖,乌号缅玄德”暗指黄帝升天,其美德流传后世。尽管遗迹荒芜,但他的辉煌仍在国家中延续。最后,诗人感慨“谁云戡乱功,不俟干戈力”,指出真正的安定并非仅靠战争,而是源于内心的治理和道德的力量。他深感世事无常,“风云变俄顷,明晦古难测”,在傍晚的树林中,不禁长叹不已,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沉思。
何景明
1611首
何景明(1483年8月6日—1521年8月5日),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自幼聪慧,八岁能文,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十九岁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并任内阁。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何景明是明代“文坛四杰”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性耿直,淡名利,对当时的黑暗政治不满,敢于直谏,曾倡导明代文学改革运动,著有辞赋32篇,诗1560首,文章137篇,另有《大复集》38卷。墓地在今信阳师范学院大复山。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