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
李
进
士
观
铜
雀
砚
歌
君
不
见
邺
中
魏
帝
无
宫
殿
,
千
秋
遗
瓦
磨
为
砚
。
墨
客
骚
人
空
叹
嗟
,
朱
薨
绮
构
谁
曾
见
。
李
君
好
古
精
鉴
别
,
冬
天
拂
拭
开
烟
雪
。
虚
堂
叩
之
哀
玉
昔
,
泥
沙
洗
出
黄
金
屑
。
广
州
紫
石
鸲
鹆
眼
,
歙
山
龙
尾
何
希
罕
。
濡
藻
光
回
星
汉
垂
,
蟠
花
背
刻
龟
螭
断
。
共
忆
高
台
罗
绮
春
,
翠
眉
艳
骨
飞
黄
尘
。
提
携
故
物
悲
年
代
,
感
慨
新
章
泣
鬼
神
。
君
不
见
临
漳
此
物
难
复
睹
,
河
沉
岸
坼
求
者
苦
。
县
人
相
传
为
赝
古
,
呜
呼
日
掘
西
陵
土
。
咏物
怀古
抒情
历史遗物
秋天
感伤时光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何景明的《同李进士观铜雀砚歌》描绘了一方珍贵铜雀砚的历史与艺术价值。诗的开头以邺中魏帝的宫殿遗迹为背景,暗示了砚台的来历不凡,即使是残瓦也能被制成砚,富有历史沧桑感。接着,诗人赞美李君对古物的热爱和鉴别能力,他精心擦拭砚台,仿佛能从其上洗出黄金般的光泽。铜雀砚的精致工艺被细致描绘,如广州紫石的特殊纹理,歙山龙尾的罕见材质,以及砚面雕刻的繁复图案。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砚台的精美绝伦。然而,砚台的过往繁华与现今难以再见形成对比,引发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故物命运的悲叹。最后,诗人感叹铜雀砚在临漳已难觅踪影,如同河沉岸裂,求者艰辛,甚至有人怀疑其真伪。诗人借此事表达了对历史文化遗产流失的深深忧虑,以及对未来的警示。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具有鲜明的历史文化内涵。
何景明
1611首
何景明(1483年8月6日—1521年8月5日),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自幼聪慧,八岁能文,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十九岁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并任内阁。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何景明是明代“文坛四杰”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性耿直,淡名利,对当时的黑暗政治不满,敢于直谏,曾倡导明代文学改革运动,著有辞赋32篇,诗1560首,文章137篇,另有《大复集》38卷。墓地在今信阳师范学院大复山。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猜您喜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醉中作
宋·陆游
名酝羔儿拆密封,香粳玉粒出新舂。披绵珍䱹经旬熟,斫雪双螯洗手供。吟罢欲沉江渚月,梦回初动寺楼钟。炉烟袅袅衣篝暖,未觉家风是老农。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