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田园生活
怀古抒情
山水
节令
秋天
抒情
友情

译文

酒醒后听到雨声响起,更加觉得现在身处的山村格外宁静。
通过木叶的飘落,我明白了时序的更替;从鸡的鸣叫声中,我识得了清晨和黄昏。
七弦琴常用来表达我的情感和兴趣;有两亩田地,足够我在园中劳作。
清净的世界本无文字可言,但我仍然有很多言语想要表达内心的逍遥自在。
我还未能脱离尘世的纷扰,姑且在丘陵和樊篱间寻找安慰。
我以白足(指赤脚)之人为伴,与玄同道为门徒。
我的居所茅屋建在山谷口,炊烟从云雾缭绕的深处升起。
我想向陶弘景(一位古代的隐士)报告,不知何时我才能像他一样辞别帝阍(古代神话中的天门守卫),过上隐居生活。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盛时泰的《偶然作》描绘了诗人酒醒后山村清晨的宁静景象。首句“酒醒闻雨响”以雨声唤醒诗人,透露出一种闲适淡然的心境。山村环境的“况复”,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远离尘嚣的感觉。“木叶知时序,鸡声识晓昏”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如落叶和鸡鸣,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以及诗人对农耕生活的熟悉和欣赏。他借琴弦表达情感,“七弦频寄兴”,寓含着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寄托。“二亩足为园”表达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满足,而“清净元无字,逍遥剩有言”则揭示了诗人追求心灵的清净与自由,虽未能完全脱离尘世,但仍乐于在山林中寻找自在。“未能离世网,聊且寄丘樊”流露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但还是选择在山水之间暂作栖息。结句“白足人为侣,玄同道作门”描绘了与朴素村民为伴,以道义为归宿的生活理想。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淡淡疏离,展现出明代士人对自然与道的崇尚。

猜您喜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唐·赵嘏
郎官何逊最风流,爱月怜山不下楼。三佐戎旃换朱绂,一辞兰省见清秋。桂生岩石本潇洒,鹤到烟空更自由。休向西斋久闲卧,满朝倾盖是依刘。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江南好·寄海升六弟
清·张秀端
长相忆,三楚旧游时。一舸倚蓬看碧岫,双柑携酒听黄鹂。绕膝共娱嬉。
送友人边游
唐·黄滔
衔杯国门外,分手见残阳。何日还南越,今朝往北荒。砂城经雨坏,虏骑入秋狂。亲咏关山月,归吟鬓的霜。
答杜仲观登丛台见寄
宋·贺铸
高风荡河汉,白露被寒菊。下有络纬虫,凄酸生意促。华年不相待,去我何流速。老步失腾骧,短辕甘局蹙。伊人濮阳秀,方厌折腰辱。仕道塞榛芜,低徊避蚖蝮。邯郸古都会,陈迹武灵筑。兴.....
宿郭乡丈书轩(其一)
明·石宝
三回得上寿萱堂,醉卧当年坦腹床。枸杞通灵篱畔药,龙涎拂面坐中香。主人爱客谁弹剑,贱子悲歌亦绕梁。岐路明朝又离别,云霄万里意徒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