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
客
篇
接
客
接
客
,
高
亦
接
,
低
亦
接
。
大
儿
稳
善
会
传
茶
,
小
儿
踉
蹡
能
作
揖
。
家
人
不
用
剪
髻
云
,
我
典
唐
书
充
馔
设
。
唐
书
典
了
犹
可
赎
,
宾
客
不
来
门
户
俗
。
风俗
家人接客
怀古情感
节庆风俗
写书礼接待
词社交
译文
接客接客,无论是身份高贵的人还是地位低下的人都会被热情地招待。
成年人稳重大方地善于奉上茶水,小孩儿跌跌撞撞也能行礼如仪。
家人不需要再为我梳妆打扮,我可以用典藏的唐书来充作丰盛的筵席。
即使典卖了唐书还可以用其他方式赎回,但若宾客不来,就显得门庭冷落、俗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主人热情款待客人的场景,通过对比和反复强调了主人的殷勤接待。"接客接客,高亦接,低亦接"表明无论客人地位高低,都受到同样的热烈欢迎。这不仅体现在言语上,还有具体的行动,比如大儿子稳重善良地传递茶水,小儿子活泼可爱地行礼。诗中还透露出主人的家风,"家人不用剪髻云"可能是在暗示家风严谨,而"我典唐书充馔设"则显示了主人对文化的尊重和传统的继承。然而,即便是这样一位讲究礼仪、重视文化的人,也不免有感慨,"唐书典了犹可赎,宾客不来门户俗"似乎是在表达一种失落。尽管珍贵的唐代典籍可以通过努力获得,但如果没有宾客光临,那么所有的准备和期待都变得索然无味。最后一句"宾客不来门户俗"则更深化了这种感觉,主人对门庭若市的向往与现实中的冷清形成强烈对比。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一位热心人士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内心世界。
危稹
34首
南宋文学家、诗人。原名科,自号巽斋,又号骊塘。淳熙十四年进士,调南康军教授,擢著作郎兼屯田郎官,出知潮州,又知漳州。卒年七十四,文为洪迈所赏,诗与杨万里唱和,著有《巽斋集》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