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
写景
友情
春色
山水
闽地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英所作的《送陈子之闽中》。诗中描绘了在京城送别友人前往遥远的福建时的复杂心情。首句“都门频送别”点明了离别的地点和频繁的送别场景,流露出一种不舍与无奈。接着,“此别更踌躇”表达了这次分别尤为沉重,心中充满了犹豫和不舍。“闽海诸天尽,燕山万里馀”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友人即将前往的福建与自己所在的京城进行了空间上的对比,突出了分别的距离之远,同时也暗示了两地文化的差异。其中,“闽海”指的是福建沿海地区,“燕山”则代表了北方的山脉,两者相隔万里,形象地描绘了离别的距离感。“莺声情不断,春色意何如”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寄托情感。莺啼声声,似乎在诉说着不舍之情;而春色满园,却让人难以揣摩其背后的情感深意,或许是对未来的期待,或许是对于友人旅途安危的担忧。这两句以景写情,细腻地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最后,“后夜能相忆,殷勤一寄书”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希望友人能够回信的期待。诗人想象着在未来的夜晚,两人虽身处两地,但心却紧紧相连,通过书信传递彼此的思念与关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描绘和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友情的真挚与深沉,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挂念。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西安雨中诸生出候因寄德洪汝中并示书院诸生
明·王守仁
几度西安道,江声暮雨时。机关鸥鸟破,踪迹水云疑。仗钺非吾事,传经愧尔师。天真石泉秀,新有鹿门期。
秋夜怀云崖禅友
清·释敬安
云外佳期才一晤,人间小别又三秋。谁知夜静溪声里,明月怀君独倚楼。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