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
丘
一
成
三
首
(
其
三
)
翠
筠
轩
外
日
黄
昏
,
倒
屣
寻
居
不
见
君
。
清
庙
暗
疑
收
重
器
,
白
云
空
自
锁
衡
门
。
诗
坛
几
度
吟
风
月
,
眉
宇
连
宵
入
梦
魂
。
孤
馆
觉
来
浑
寂
寞
,
茫
茫
心
事
向
谁
论
。
悼亡
怀古
情感
山水
景物
友情
寂寞
哀愁
夜晚
思乡
译文
翠筠轩外的日头渐渐昏暗,我急急忙忙地寻找你的居所,却未能找到你。
心中疑惑是否清庙暗中收藏了重要的器物,那高悬的白云似乎锁住了我的去路,使我无法前行。
诗坛上多次吟咏风月之事,你的眉宇之间仿佛有无限深意,每每入夜便进入我的梦中。
独自在客栈醒来,心中满是寂寞和迷茫,我内心的感受和思绪该向谁诉说呢?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繗所作的《哭丘一成三首》中的第三首。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友人丘一成离世的哀悼之情,以及自己内心的孤独与迷茫。首句“翠筠轩外日黄昏”,以黄昏时分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凄凉、哀伤的氛围。翠绿的竹林与落日余晖相映,既烘托了悲痛的情绪,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倒屣寻居不见君”一句,生动地刻画了诗人急于寻找友人的焦急心情,却最终未能如愿的情景。通过这一细节,表达了对友人逝去的深切怀念和无法挽回的遗憾。“清庙暗疑收重器,白云空自锁衡门”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友人的离去比作珍贵宝物的失去,同时以“清庙”象征友人的高尚品德,而“白云”则代表了友人纯洁无瑕的灵魂。这两句不仅表达了对友人品格的赞美,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哀思。“诗坛几度吟风月,眉宇连宵入梦魂”揭示了诗人对友人艺术才华的敬仰和对两人共同创作美好回忆的怀念。通过“诗坛”和“风月”的意象,展现了两人在文学创作上的默契与情感的交融。最后,“孤馆觉来浑寂寞,茫茫心事向谁论”表达了诗人面对友人离世后的孤独与迷茫。在寂静的旅舍中醒来,心中满是无处倾诉的思绪,凸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助。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运用,深刻地表达了对亡友的哀悼之情,以及由此引发的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与反思。
猜您喜欢
鹦鹉曲·忆难鸣山旧游
元·冯子振
鸡鸣山下荒丘住。客吊古问驿亭父。几何年野屋丛祠,灭没犁烟锄雨。默寻思半晌无言,逆旅又催人去。指峰前代好磨笄,是血泪当时洒处。
后醉中放歌五章(其二)
明·胡应麟
君不见阮嗣宗,竹林白眼天朦胧。君不见陶元亮,破帽东篱漉家酿。五斗何如归去来,长啸垆头兴逾王。谢公双屐嵇公琴,明哲胡为异霄壤。步兵臧否吾所师,柴桑三径嗟无资。当时一官不自保.....
清明登先江安人陇有感(其一)
明·邹元标
艰危曾共尔,舍我竟仙游。云佩飘何处,鸾台黯不收。乾坤难寄恨,日月此堪愁。却忆鼓盆者,何心得自由。
方处士挽诗二首(其二)
宋末元初·戴表元
不比他人死,何诗可挽君。渊明元懒仕,东野别攻文。沧海诸公泪,青山处士坟。相看莫浪哭,私谥有前闻。
孟徵以粤秀山无咎室诗见示次韵(其二)
清·丘逢甲
楼台高占好林峦,曾写春愁此倚栏。云物与时同变换,文章有泪下孤寒。百年人事悲丝染,四海风尘把剑看。休被故山猿鹤笑,罗浮归访葛洪丹。
重过东野故居
宋·陈必复
郭外有村名孟堡,旧传君此卜幽栖。草荒东野千年宅,水绕南山一曲溪。人物不生诗渺渺,秋风无语恨悽悽。可怜如许衣冠士,不为留祠向竹西。
述怀和邓沃泉
明·黄衷
曾携琴剑楚山栖,桃放仙源路已迷。赤壁梦中孤雁杳,黄陵行次一猿啼。怜才忍诵思玄赋,吊古空嗟荐福碑。岁晚几人同野兴,飞花风外舞鹍鸡。
解连环·拜陈西麓墓
宋·张炎
句章城郭。问千年往事,几回归鹤。叹贞元、朝士无多,又日冷湖阴,柳边门钥。向北来时,无处认、江南花落。纵荷衣未改,病损茂陵,总是离索。山中故人去却。但碑寒岘首,旧景如昨。怅.....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