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月
初
一
日
漱
芳
斋
听
戏
(
其
四
)
此
曲
能
闻
定
几
回
?
分
明
天
乐
梵
王
台
。
升
平
法
部
乾
隆
日
,
娄
县
尚
书
旧
费
才
。
听戏
咏史
赞美
节气
地方风情
译文
第一句“此曲能闻定几回?分明天乐梵王台。”翻译为:这样的曲调能够听到多少次呢?它在明亮的梵王台上演奏着。
第二句“升平法部乾隆日,娄县尚书旧费才。”翻译为:在乾隆时代升平的法部里,有来自娄县的尚书,他曾经花费了很多才华和精力。
赏析
这首诗《六月初一日漱芳斋听戏(其四)》由晚清诗人陈宝琛创作,描绘了在乾隆盛世时,于漱芳斋听戏的情景,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与艺术的雅致。“此曲能闻定几回?”开篇一问,引人遐想,仿佛在询问这美妙的音乐是否能再次响起,流露出对艺术之美的深深向往与珍惜。“分明天乐梵王台”一句,将听戏的场景置于梵王台之上,天籁之音与佛国的宁静和谐相融,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艺术氛围。“升平法部乾隆日”点明了时间背景,乾隆年间,国家安定繁荣,宫廷艺术达到了鼎盛时期,法部(即宫廷乐队)演奏的音乐自然也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娄县尚书旧费才”则透露出听戏者的身份,娄县尚书,即陈宝琛自己,以旧日的才华与身份参与其中,更添了几分自豪与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听戏这一艺术活动的历史韵味与个人情感,既是对艺术的赞美,也是对过往辉煌岁月的追忆。
猜您喜欢
再用前韵(其一)
宋·曾惇
举觞东望玉霄峰,万顷云涛雪塞空。拥鼻自应多好句,褰裳便欲御长风。际天江草如许碧,隔水山桃无限红。李侯长句有家法,惊倒江楼一秃翁。
读史记随笔(其十一)
清·爱新觉罗·弘历
钩弋云阳遇暴风,娥姁肇祸实无穷。少孙漫许为贤圣,岂是千秋定论公。
咏史·毌丘俭
宋末元初·陈普
十万强兵无一人,义师翻得叛臣名。奇功一夜归人手,空使文鸯待到明。
题陈孟敷耕图
明·王恭
野情鱼鸟边,孤兴寄秋田。霜降黄花酒,山空白日眠。云根缃帙散,林杪桔槔悬。予亦栖栖者,遥知沮溺贤。
山居为柯定安
明·李本
四百青山障俗氛,数家鸡犬自相闻。茆檐低碍岩前石,木榻高栖雨后云。晚径樵归凭鹿引,秋林果熟与猿分。从来懒入桃源市,自酿松花日半醺。
郊庙歌辞·武后明堂乐章·角音
唐·武则天
出震位,开平秩。扇条风,乘甲乙。龙德盛,鸟星出。荐圭篚,陈诚实。
白华园作(其三十二)
明末清初·屈大均
阶叶飞难远,依依故树边。朝来含白露,知是泪痕鲜。
熊使君垂和漫兴诗次答四首(其一)
宋·汪藻
凭轩时见白云行,霜入长江万丈清。逐客今年缘底事,村村箫鼓报秋成。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