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日
李
氏
园
次
苏
盦
韵
商
飙
又
拂
鬓
蓬
来
,
林
薄
萧
寥
起
百
哀
。
异
地
得
朋
聊
可
醉
,
残
年
能
赋
本
非
才
。
中
原
羹
沸
民
谁
主
?
旷
野
弦
歌
俗
且
猜
。
有
弟
故
山
方
伫
立
,
烽
烟
南
望
首
频
回
。
节日
秋节
写景抒情
边塞怀乡
亲情思念
异乡感怀
译文
秋风又吹拂着发鬓和蓬松的头发,树林中稀疏的叶子在风中摇曳,引发了百般悲哀。
在异地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喝酒畅聊也能感到心满意足。但想到自己已至暮年,虽有才华却也觉得无力回天。
中原地区混乱不堪,谁又能主宰人民的命运呢?在旷野中,人们或弹琴唱歌,或发出猜疑与议论的声音。
我的弟弟仍在故乡山中静候我消息,而我望着南方的烽烟,频繁地回首仰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面对秋风落叶,内心涌起的复杂情感。首联“商飙又拂鬓蓬来,林薄萧寥起百哀”以秋风拂面,树叶凋零的景象,象征着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引发出百般哀愁。颔联“异地得朋聊可醉,残年能赋本非才”则表达了在异乡遇到朋友,借酒浇愁,试图在晚年通过诗歌表达情感,但自知才疏学浅的无奈与感慨。颈联“中原羹沸民谁主?旷野弦歌俗且猜”将视角转向国家与社会,诗人忧虑动荡的中原地区,人民的命运无人问津,同时对民间的音乐与文化持有复杂的态度,既有欣赏也有疑虑。尾联“有弟故山方伫立,烽烟南望首频回”点明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即使身处他乡,心中仍挂念着家乡的亲人与土地,每当看到烽火连天,就会不自觉地回头望向南方,表达出深深的思乡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社会、历史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家国命运的深切关怀。
猜您喜欢
如梦令(其六)
宋·朱敦儒
莫恨中秋无月。多点金釭红蜡。取酒拥丝簧,迎取轻盈桃叶。桃叶。桃叶。唱我新歌白雪。
天宁寺叠前作韵
清·爱新觉罗·弘历
柰苑香花集禅侣,慈宁万寿祝如陵。似兹那可异端辟,但彼谁臻最上层。忘所入流佛惟寂,遇佳得句我犹能。论民便欲论其苦,廿七年来心是凭。
九日简德久
宋·许及之
登高每恨尊无酒,近节今欣菊绕篱。风日正佳关气数,心情不分减年时。爱将雪鬓攲纱帽,惬把霜螯对酒卮。意到潘郎宁易败,催租端自不妨诗。
重阳后二日送别友人
明·王希文
丛菊飘金映酒杯,故人一别思堪裁。君家此去无多路,莫遣音书隔岁来。
寄晋原县丞王叔润兼简主簿董仲石(其二)
明·郑真
二妙才名识者稀,同僚济济赴襟期。庭中欲结王生袜,讲下谁趋董子帷。少妓当筵歌窈窕,阿蛮洗盏醉淋漓。长淮应有相思客,坐对空阶月上时。
王佥宪慎徵入贺还
明·王世贞
闻尔輶轩出帝乡,焦峣新阙迥相望。金盘可更名承露,玉辇将无御总章。异日谏书三木下,何人揖客五侯傍。相逢信有多悲慨,愁对寒云正渺茫。
中秋无月
明·黄公辅
待月中庭月未明,且凭银烛坐长更。开怀不减南楼兴,得趣宁辞北海觥。为问素娥何处去,应知皓魄定留情。殷勤订与来宵约,早放寒光入夜清。
元夕寓淞行台(其一)
明·陈炜
六街箫鼓动欢声,独坐行台看月明。不是有心贪胜赏,偶逢时节独关情。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