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心
畬
分
贻
戒
台
山
桃
合
充
净
供
法
王
台
,
却
渡
浑
河
溷
俗
埃
。
若
个
真
能
留
核
种
?
吾
衰
久
不
见
花
开
。
老
僧
寄
速
亲
装
笼
,
居
士
分
甘
费
数
枚
。
等
是
与
山
缘
未
断
,
秋
凉
犹
拟
就
松
来
。
写物
山水
友情
怀旧
惜花
描述物事
译文
第一句:我拿出清洁洁净的物品,为了供给法王台。但我却渡过浑浊的河流,摆脱了世俗尘埃的困扰。
第二句:如果真能留下种子,哪一种能让我看到花开呢?我老态已显,很久没有见过花开了。
第三句:老僧寄送来迅速装进笼子里的东西,居士则分给我几枚果实。
第四句:我与山之间的缘分还没有断绝,等到秋天天气凉了,我还想再次来到松树这里。
赏析
这首诗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宝琛所作,名为《谢心畬分贻戒台山桃》。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友人赠送的戒台山桃的感激之情以及对桃树的赞美。首句“合充净供法王台”,以“法王台”象征佛教圣地,暗示桃树的神圣与纯净,表达了诗人对桃树的敬仰之情。接着,“却渡浑河溷俗埃”一句,通过对比浑河的污浊与桃树的高洁,强调了桃树的出尘脱俗之美。“若个真能留核种?”一句提出了一个疑问,意在表达对真正能够保持桃树纯洁品质的人的渴望和期待。后两句“吾衰久不见花开”则表达了诗人对桃树开花的期盼,同时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岁月不待人的感慨。接下来,诗人转而描写自己对桃树的亲近与喜爱:“老僧寄速亲装笼,居士分甘费数枚。”这里通过“老僧”与“居士”的形象,展现了人们对桃树的共同情感,以及对桃子的喜爱与珍惜。“等是与山缘未断,秋凉犹拟就松来。”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界的深厚联系,即使在秋凉之时,也愿意再次来到山中,与自然和谐共处。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桃树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猜您喜欢
羽可舍人书来,寄示新刻诗文集并惠春兰,赋谢
清·刘绎
春意入新诗,言念层山麓。忽得山中书,清芬溢简牍。开缄见故人,情意遥相属。别久话弥长,缕缕盈篇幅。裒然大集富,迩来见新续。连宵正披吟,鲁鱼时碍目。重承善本贻,字字朗珠玉。想.....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寄穆少春吏部
明·朱睦㮮
阙下投书去不返,山中种豆今何如。欲问形容向来使,臞然应似楚三闾。
赠韦八
唐·白居易
辞君岁久见君初,白发惊嗟两有馀。容鬓别来今至此,心情料取合何如。曾同曲水花亭醉,亦共华阳竹院居。岂料天南相见夜,哀猿瘴雾宿匡庐。
沈德潜和韵有林壑已安仍恋主潞河归棹敢云遄之句因叠前韵赐之(其二)
清·爱新觉罗·弘历
再来应是岁庚辰,珍重高年命屡申。早识云卿擅当代,不教疏傅独前人。华茵联句朋犹昨,绮阁悬灯物共春。眠食倘彊思亟见,宴陪撒荔莫辞频。
花朝寄怀欧嘉可谢伯子黎美周诸子言念去岁同游宝莲正今日也后晤何地可期
明·何吾驺
去岁兹晨共访僧,夜深犹借佛前灯。但令作偈应无住,独喜吟诗得未曾。芳坞莺声春似故,玉沙蜡屐雨同登。看花恰到无言处,君在云山第几层。
解连环·拜陈西麓墓
宋·张炎
句章城郭。问千年往事,几回归鹤。叹贞元、朝士无多,又日冷湖阴,柳边门钥。向北来时,无处认、江南花落。纵荷衣未改,病损茂陵,总是离索。山中故人去却。但碑寒岘首,旧景如昨。怅.....
酬马宜泉幽居之作
明·赵贞吉
雨洗池荷净有余,闻君池上草为庐。避喧人浣桃花水,闻道僧留贝叶书。云袅鹤巢松盖湿,机忘鱼笋槿篱疏。门生几度惭秋水,犹自渊冲退若虚。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