辋
川
别
业
不
到
东
山
向
一
年
,
归
来
才
及
种
春
田
。
雨
中
草
色
绿
堪
染
,
水
上
桃
花
红
欲
然
。
优
娄
比
丘
经
论
学
,
伛
偻
丈
人
乡
里
贤
。
披
衣
倒
屣
且
相
见
,
相
欢
语
笑
衡
门
前
。
写景
春天
写花
桃花
抒情
亲情
山水
田园
离别
译文
没到东山已经将近一年,归来正好赶上耕种春田。
细雨涤尘草色绿可染衣,水边桃花红艳如火将燃。
从事经论学的有道高僧,年老伛偻了的超逸乡贤。
披衣倒屣出来和我相见,开怀谈笑站在柴门之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和谐美好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和人物行为的生动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享受。"不到东山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 这两句表明诗人刚回到自己的田园之地,并且已经开始着手于春耕,显示了一种急切和期待的心情。这里的“不到”和“才及”都传达了一个即时性,即诗人对农事的投入是即刻进行的,没有丝毫拖延。"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这两句则描写了一场春雨之后的景象,“草色”和“桃花”都是生机勃勃的象征,而“绿堪染”和“红欲然”则形容了这种生机在雨后的浓郁与鲜明。这里的“堪”字使用得非常精妙,既表达了草色深沉,也隐含了雨水滋润之后的湿润感。"优娄比丘经论学,伛偻丈人乡里贤。" 这两句中,“优娄比丘”是佛教术语,意指高僧,而“伛偻丈人”则是对乡间老人的形容。诗人通过这两种不同身份的人物,强调了田园生活中的平和与学问。"披衣倒屣且相见,相欢语笑衡门前。" 这最后两句写的是诗人与邻里之间的交流和友好相处。在这里,“披衣”、“倒屣”都是日常生活中寻常不经心的动作,而“相见”、“相欢语笑”则展现了乡间人们之间纯朴而真挚的情感。整首诗通过对田园景物和人情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纷扰、归隐自然的生活理想。
王维
383首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任太乐丞。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名和字的由来。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