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
寺
记
访
当
年
竺
道
生
,
樵
通
之
字
路
才
成
。
白
云
根
下
分
溪
色
,
黄
叶
峰
前
出
磬
声
。
镫
下
谈
经
拈
小
品
,
阶
前
坠
果
悟
初
耕
。
重
来
千
竹
林
中
日
,
知
有
迦
陵
识
旧
名
。
怀古
写景
地点
读书
悼亡
旧物
译文
回忆起当年拜访竺道生,他的字是路才成。
在白云的根下,溪水颜色分明,黄叶峰前,传来阵阵磬声。
在灯下谈论经典,拿起小品来品评,阶前果实掉落,领悟到了初耕的智慧。
再次来到千竹林中的日子,我知道这里有只迦陵鸟,它还认识我的旧名。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范所作的《旧寺》,通过对当年探访竺道生情景的回忆,展现了寺庙的宁静与禅意。首联“记访当年竺道生,樵通之字路才成”描绘了诗人初次造访的情景,暗示了道路的偏远和僧人的生活简朴。颔联“白云根下分溪色,黄叶峰前出磬声”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烘托出寺庙的幽深和禅意,白云缭绕下的溪水潺潺,黄叶覆盖的山峰间传来悠扬的钟磬声,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颈联“镫下谈经拈小品,阶前坠果悟初耕”进一步刻画了僧人修行的生活细节,夜晚挑灯研读佛经,白天则在阶前静思,甚至从掉落的果实中领悟佛法的深意,体现了佛教修行的沉静与智慧。尾联“重来千竹林中日,知有迦陵识旧名”表达了诗人再次来访时的感慨,千竹林依旧,寺名犹在,但人事已非,只有寺中的迦陵鸟(可能指寺中的某种鸟)还记得诗人旧时的名字,寓言了时光流转与物是人非的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寺庙的环境和僧人的生活,同时融入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佛法的感悟,具有浓厚的禅意和历史沧桑感。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忆江渎池庐
清·顾印愚
藕根迸水青钱小,竹箨铿林绿襁斑。初夏池塘忘不得,乱书重叠对西山。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