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咏物
励志
写景
写山
赞颂
怀古
读书
情深义重
节度情感

译文

名山之中生长着优良的树木,技艺高超的工匠会去寻找它们。
木材需要按照标准进行选择,它承担着支撑大建筑的重要任务。
修剪掉多余的枝叶,讲求信实、法度,不追求奇巧淫逸的装饰。
这不像是被遗弃的庄樗木,它们虽然看似普通,但难以拒绝被刚斧雕琢的命运。
离娄(古代传说中的高明木匠)已经明白度量的重要性,而巧匠们则更加注重斟酌和选择。木材需要符合规矩和标准,没有偏差才能符合工艺的教诲。
最终这些木材将成为栋梁之材,被师傅和保育者们像对待临摹的范本一样珍视。
这一切的教导和选择都是为了给后世留下真实的借鉴,千秋万代都值得深入思考和铭记。

赏析

此诗《赋得木从绳》由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其内容寓意深远,旨在阐述木材加工与人才选拔的哲理。首句“名山育良木”开篇点题,形象地描绘了名山孕育出优质木材的景象,暗喻人才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接下来,“大匠顾而寻”则引入了能工巧匠的角色,他们对木材进行精心挑选,预示着对人才的识别与重视。“材以从绳正,力惟支厦任”两句,强调了木材在制作过程中需遵循规矩,同时指出其承担着支撑大厦的重要职责,象征人才在社会中的作用和责任。接着,“芟繁去枝节,信度戒奇淫”表达了去除多余和不必要部分的重要性,以及在选拔人才时应坚持原则,避免过分追求特殊或奇异的才能。“讵似庄樗弃,难辞刚斧㑴”通过对比庄子笔下的无用之木(樗)与刚直之斧,警示不应轻易废弃有潜力的人才,同时也表明了对人才选拔的严格要求。接下来,“离娄明已度,输子巧重斟”引用古代传说中的明眼人离娄和技艺高超的工匠,强调了在选拔人才时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精湛的技术。“中矩符悬?,无邪合艺箴”进一步强调了选拔人才时应遵循公正、公平的原则,确保选拔过程的纯洁性和艺术性。最后,“栋梁终有用,师保式如临”将人才比喻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并强调了教育者和保护者的角色,即在人才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指导和支持作用。“说复真君鉴,千秋示诫深”总结全诗,表达了通过此诗传达的智慧和教诲将流传千古,提醒人们在人才选拔和培养过程中应秉持的正确态度和方法。整首诗以木材加工为隐喻,巧妙地融入了人才选拔与培养的深刻哲理,体现了作者对人才价值的高度重视和对教育事业的深切关注。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忆江渎池庐
清·顾印愚
藕根迸水青钱小,竹箨铿林绿襁斑。初夏池塘忘不得,乱书重叠对西山。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