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
谷
斋
居
即
事
祈
谷
此
致
斋
,
偏
欣
值
谷
日
。
晴
和
叶
嘉
占
,
迁
坐
孚
颙
谧
。
鸳
瓦
积
雪
铺
,
鸡
树
韶
光
栉
。
宝
胜
扶
绮
疏
,
不
问
知
元
吉
。
新
正
简
几
务
,
省
躬
益
精
密
。
圣
狂
一
念
间
,
应
违
千
里
疾
。
重
熙
固
此
时
,
保
泰
如
虞
失
。
昊
贶
信
有
徵
,
心
存
祇
无
逸
。
写景
田园
节庆活动
赞美
抒情感
祝福语
场景
译文
为了祈求丰收,我在这里斋戒祭拜,特别高兴正值谷日。
天气晴朗,占卜结果也很好,我迁移座位,内心感到安宁。
屋顶的瓦片上积满了雪,像铺了一层白色的绒毯,而树上的韶光(可能是指某种美好的景象)像鸡毛掸子一样被梳理过。
珍贵的胜利象征着绮丽的装饰,无需多问,已知这是大吉之兆。
在新的一年里,我简化了公务,更加注重自我反省和修身。
圣人与凡人只在一念之间,应对和违背往往有着千里的距离。
重大的事件和时刻需要巩固此时此刻的安定,保持太平需要像防备失窃一样小心。
上天的恩赐确实有证据可循,我心中只有恭敬和勤奋,不敢懈怠。
赏析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的《祈谷斋居即事》。诗中描绘了皇帝在祈谷斋中斋戒的日子,正值谷日,天气晴朗和煦,叶嘉(可能指谷物或植物)生长得宜,迁坐于斋中,内心宁静平和。鸳瓦上积雪如铺,鸡树上春光灿烂,宝胜(可能指装饰品或吉祥物)点缀其间,虽身处繁华,却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吉祥。新年之际,皇帝简化日常事务,反省自身,更加注重内心的修为与道德的完善。他认为圣人与狂人的区别往往只在一念之间,因此要时刻警惕,避免因一念之差而违背道德准则。在这样的时刻,宇宙的恩赐显而易见,他深知自己应当心存敬畏,不懈怠,以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对天道的遵循。整首诗体现了皇帝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深刻思考与实践,以及对自然和谐、宇宙秩序的敬畏之心。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驻跸圣因行宫
清·爱新觉罗·弘历
问俗重临明圣湖,白沙堤上果清殊。高峰南北呈双髻,行馆招提别一区。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民心乐处吾同乐,艳舞清歌亦底须。
临清柳枝词三首(其三)
明·董谷
行行檐树碧阴森,绿户朱帘粉堵深。睡起日高无一事,紫囊惟费买花金。
西畴诗老贻白鱼一双七叠手字韵谢之
清·吴之振
黄犊长子孙,放浪溪山久。江南千石鱼,利较力田厚。蓑笠乞网师,笭箵结溪友。相逢菰芦间,不复问谁某。女阳西郭西,古城上培塿。一卷冰雪诗,得自钱手。未许掩瑕瑜,底用饰疵垢。贻.....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