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
景
湖
上
今
年
每
畅
情
,
欣
缘
时
雨
复
时
晴
。
麦
临
芒
种
遮
畦
茂
,
榴
为
端
阳
照
槛
荣
。
近
接
居
庸
千
叠
翠
,
遥
争
明
圣
几
分
名
。
对
时
敢
懈
惕
乾
意
,
伫
望
秋
来
万
宝
成
。
写景
季节
夏天
抒情
节气
芒种
山水
赞美
田园
边塞
励志
译文
今年在湖上常常心情畅快,很高兴是因为适时的雨和晴朗的天气。
麦子在芒种时节长势茂盛遮住了田埂,石榴花在端午节时盛开,照亮了门槛外的荣光。
近处可以看到居庸关千山叠翠的美景,远处的景色仿佛在争夺明圣的名声。
对着时节我丝毫不敢松懈警惕,期待着秋天的到来,期待万宝丰收。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于湖畔所见之景,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与自然之美。首句“湖上今年每畅情”开篇点题,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环境的愉悦之情。接着,“欣缘时雨复时晴”一句,以喜悦的心情描述了雨水与晴天交替的美好景象。“麦临芒种遮畦茂,榴为端阳照槛荣”两句,细致入微地描绘了芒种时节麦田的茂盛与端午节时石榴花的繁盛,展现了季节更替中的生机与活力。“近接居庸千叠翠,遥争明圣几分名”则将视野扩展至更广阔的自然景观,居庸关的翠绿山峦与远处的名胜相映成趣,赋予了画面深远的意境。最后,“对时敢懈惕乾意,伫望秋来万宝成”表达了诗人面对当下与未来的积极态度,既不敢懈怠,又满怀期待,预想秋天万物丰收的景象。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其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宴交代权赣州孙提刑致语口号(其一)
宋·文天祥
麾节东南会一堂,兰亭昨日记流觞。六丝星度银潢影,五綵春浮玉翠香。院柳旧云怀燕语,野华新雨挹虹光。凤池对秉他年事,伫看天街接佩珰。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
唐·张说
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扇逐仁风传,车随霖雨流。恩光水上溢,荣色柳间浮。预待群方最,三公不远求。
公事后禁门三首(其一)
明·蔡羽
龙輴金铺丽,蜚廉贝阙县。燕藏朱户网,花隔绮疏烟。刻漏虚银箭,宫槐积翠钱。瑶台夜夜月,不复妒婵娟。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