雩
祭
斋
居
勤
民
重
农
功
,
稽
典
肇
雩
祭
。
圣
训
必
躬
亲
,
频
年
谨
从
事
。
北
方
春
旱
多
,
率
似
成
常
例
。
龙
见
未
届
期
,
祈
请
先
小
祀
。
南
郊
步
祷
时
,
忸
怩
责
躬
备
。
去
岁
蚤
邀
眷
,
首
夏
甘
霖
赐
。
麦
无
禾
则
有
,
已
是
叨
明
惠
。
今
年
乃
更
幸
,
膏
泽
春
常
暨
。
孟
夏
月
之
朔
,
优
渥
远
尔
逮
。
抚
时
举
常
雩
,
斋
居
切
虔
致
。
受
宠
宜
若
惊
,
此
理
无
巨
细
。
广
殿
引
薰
风
,
罘
罳
晃
新
霁
。
慰
惧
两
相
萦
,
要
矣
终
年
计
。
抒情
春天
怀古
节庆
祈雨
感恩
田园
译文
重视百姓、重视农业的功劳,根据典籍记载举行求雨的祭祀。
圣人的教诲必须亲自实践,多年来一直谨慎地从事这些工作。
北方春季干旱是常见的现象。
龙神还未到降临的时候,就提前进行小规模的祭祀祈求。
在南郊步行祈祷时,内心感到不安,对自身的责任充满敬重和准备。
去年早些时候就得到了上天的眷顾,初夏时赐予了甘霖。
虽然麦子没有长成禾苗,但已经有了收成,这已经是受到明明的恩惠了。
今年更是幸运,春天的滋润和恩泽一直持续。
孟夏之月开始的时候,上天的恩惠广泛地降临。
在感到合适的时候再次祈雨,静居斋宫时全心全意地祈祷。
受到宠爱应该像惊弓之鸟一样感到害怕,这个道理无论是大事小事都适用。
宽广的宫殿中吹来薰风,罘罳在新的晴朗天气下闪闪发光。
既感到欣慰又感到恐惧,这两种情绪相互交织,这是全年最重要的事情。
赏析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雩祭斋居》。诗中描绘了皇帝亲自参与勤民重农、祈求雨水的雩祭活动,并在斋居期间虔诚祈祷的情景。通过诗文,我们可以感受到皇帝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视以及对民众福祉的关怀。首句“勤民重农功,稽典肇雩祭”点明了主题,表达了皇帝亲自参与农事活动和雩祭仪式的决心。接着,“圣训必躬亲,频年谨从事”强调了皇帝亲力亲为,每年都在认真地进行这些活动。诗中提到北方春旱频繁,而皇帝通过雩祭祈求雨水,体现了他对自然现象的尊重和对农业生产的关注。“龙见未届期,祈请先小祀”描述了雩祭的准备工作,即使龙尚未现身,但已提前进行了祭祀。这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敬畏之心。接下来,“南郊步祷时,忸怩责躬备”则展现了皇帝在南郊步行祷告时的庄重与自省。诗中提到去年早得雨水的恩赐,使得麦子虽未成熟但已有收获,这是对上天恩惠的感激。今年更是有幸,春雨不断,使得农业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皇帝在孟夏月之朔,即农历四月初一,再次举行雩祭,斋居以表虔诚。他深知接受恩宠应心怀感激,无论大事小事皆应如此。最后,“广殿引薰风,罘罳晃新霁”描绘了雩祭时的景象,宫殿内吹拂着温暖的微风,经过雨后的天空显得格外明亮。皇帝的心境也如同这天气一样,充满了欣慰与希望。“慰惧两相萦,要矣终年计”则表达了皇帝对于一年农业生产计划的重视,以及对民众福祉的深切关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皇帝对于农业生产和民众生活的高度责任感,以及他在面对自然现象时的敬畏之心。同时,也体现了古代中国社会对于农业的重视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金陵览旧
明·蒋山卿
小饮东山忆谢公,傲然携妓醉春风。即今桃李花间月,照入游人尊酒中。
冬日同何似公伍国开有开暨仁伯弟定国安国侄驼山寻梅赋
明·李孙宸
昔曾京国看梅树,盘里疏条映雪清。一枝两枝移近案,四筵宾客酒同倾。尔时作客空相忆,梦魂几越驼山侧。驿使迢遥书寄稀,罗浮月冷无消息。自从休沐返林邱,赏心还逐旧同游。同游多住梅.....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