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
子
园
二
首
(
其
二
)
壁
有
曾
题
字
,
斋
无
向
读
书
。
苔
青
增
砌
古
,
山
静
觉
窗
虚
。
幻
景
归
蕉
叶
,
流
阴
骇
日
车
。
狮
峰
诚
善
吼
,
不
动
只
如
如
。
写景
山水
读书
惜时
动物
狮子
咏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狮子园内的一番景象,充满了静谧与古朴之感。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园中岁月的痕迹与自然的变迁。首句“壁有曾题字”,暗示着历史的沉淀与过往的痕迹,墙壁上留下的文字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故事。接着,“斋无向读书”则转而描绘出书房的空寂,似乎往日的书香已随时间消散,留下的是对知识与学问的怀念。“苔青增砌古”一句,以青苔的生长反衬出建筑的古老,青苔的蔓延不仅增添了园中的自然气息,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紧接着,“山静觉窗虚”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窗户在这样的氛围下显得格外空旷,仿佛能听到山间的寂静回响。“幻景归蕉叶,流阴骇日车”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一方面描述了蕉叶上的幻影,另一方面则是对时间飞逝的感慨。蕉叶上的幻影如同梦境一般,稍纵即逝,而时间的流逝却让人感到惊骇,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深深感慨。最后,“狮峰诚善吼,不动只如如”以狮子山峰的吼声为喻,强调了山的静默与力量。狮子虽能发出震天的吼声,但山峰却始终保持着它的平静与稳定,象征着内在的力量与外在的宁静之间的和谐统一。整首诗通过对狮子园内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与时间的深刻感悟,以及对静谧与古朴生活的向往。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