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
园
初
冬
(
其
二
)
曲
池
风
定
晓
来
冰
,
渐
暖
阳
和
散
复
凝
。
恰
似
玻
璃
铺
镜
面
,
祗
堪
观
玩
不
堪
凭
。
写景
秋冬之景
御园景物
译文
晨曦初露,曲池上的风已经平息,池水表面开始结冰。随着阳光逐渐温暖,冰层开始融化消散,但随后又重新凝结。
湖面就像一块玻璃铺设的镜子一样平整,只适合观赏玩耍,却不能依靠其作为凭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冬时节御园中曲池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的情感。首句“曲池风定晓来冰”,描绘了清晨时分,微风已停,水面结成薄冰的情景。曲池的形状与静止的冰面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次句“渐暖阳和散复凝”,描述了随着阳光的逐渐温暖,冰面开始融化,又在短暂的温暖后重新凝固。这一过程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循环变化,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第三句“恰似玻璃铺镜面”,将冰面比作透明的玻璃,比喻得极为贴切,不仅强调了冰面的光滑与明亮,也暗示了其如同镜子般的反射效果,让人仿佛能看到冰面上倒映的世界。最后一句“祗堪观玩不堪凭”,表达了对冰面美的欣赏之情,同时也点明了观赏的乐趣在于其静态的美,而非实际的接触或利用。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纯粹欣赏态度的推崇。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初冬时节御园中曲池冰面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独特见解。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舟入罗旁之水将访西宁张明府有作(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溪尽山城出,高高在乱峰。厓飞千树瀑,石响一林钟。叶落传人语,沙乾失虎踪。夕阳茅店外,樵影下寒松。
寿阳道中遇雪
元·王思诚
十月燕州冷不堪,朔风如剑入衣衫。羊头雪映鸦儿峪,马首云连燕子岩。绝涧冰消泥滑滑,断崖土落路巉巉。昌黎奉使曾经此,驿舍题诗壁上缄。
与文源朱二过溧阳道上二首(其一)
明·金大舆
侵星发徂辆,悠悠即长路。家人前致词,问我将焉赴。躬耕苦旱干,何以资朝暮。衣食事奔走,晨寒犯霜露。枫林号夜乌,宿草栖寒兔。轻烟动虚里,崩沙依浅渡。凄凄浮客心,黯黯长天雾。逍.....
初冬圆明园(其二)
清·爱新觉罗·弘历
赴渚泉和万籁吟,侧听俯瞰散幽襟。风依山送三兮冷,叶向波沉半岸阴。画夺天工神贵淡,诗探月胁思逾深。两言於我诚何有,即景因之试体寻。
题梁董教岁寒亭
明·王恭
君家结亭乐幽栖,佳树阴阴唯鸟啼。横经不知白日转,搴帏坐见青山低。城南城北春风满,陌上春容正堪玩。白马朝穿桃李蹊,朱轮夜过金张馆。臈月寒天雪更深,看君亭上独行吟。眼前草木俱.....
秋冬之交杂赋六首(其四)
宋·陆游
岭下晨炊黍,津头暮系船。寒潮吞别浦,老木惨苍烟。市徙新山步,耕侵古庙壖。闲人不蓄帻,散发醉江天。
题文从简初冬燕居图一韵二首(其一)
清·爱新觉罗·弘历
燕处深堂罢远游,园林想像足清谋。气澄别浦收云脚,叶落空庭见树头。
水帘洞
清·黎简
千百石衅迸,汇此一帘水。清寒先迎人,去此尚一里。悬雪薄不破,奋雷伏难起。静极入山客,云水劳未已。想见洪荒来,岔涌遂至此。崖藤老尽力,石树冻半死。棉裘凛棱铁,骨战及吾齿。投.....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