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清
茶
梅
花
色
不
妖
,
佛
手
香
且
洁
。
松
实
味
芳
腴
,
三
品
殊
清
绝
。
烹
以
折
脚
铛
,
沃
之
承
筐
雪
。
火
候
辨
鱼
蟹
,
鼎
烟
迭
生
灭
。
越
瓯
泼
仙
乳
,
毡
庐
适
禅
悦
。
五
蕴
净
大
半
,
可
悟
不
可
说
。
馥
馥
兜
罗
递
,
活
活
云
浆
澈
。
偓
佺
遗
可
餐
,
林
逋
赏
时
别
。
懒
举
赵
州
案
,
颇
笑
玉
川
谲
。
寒
宵
听
行
漏
,
古
月
看
悬
玦
。
软
饱
趁
几
馀
,
敲
吟
兴
无
竭
。
写物
山水
哲理
季节
冬
烹茶
赏析
此诗《三清茶》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描绘了品茗时的雅致与深意。诗中以梅花、佛手、松实三种食材比喻茶的品质,分别代表其色、香、味的高洁与独特。通过烹煮、调味、品饮的过程,诗人展现了对茶道的深刻理解和追求。“梅花色不妖,佛手香且洁”,开篇即以梅花和佛手象征茶的色泽与香气,不妖艳却纯净,引人入胜。接着,“松实味芳腴”则以松实的美味进一步丰富了茶的口感层次。“烹以折脚铛,沃之承筐雪”,描述了茶的烹制过程,使用特制的炊具,加入如雪般纯净的水,营造出一种仪式感与雅致氛围。通过“火候辨鱼蟹,鼎烟迭生灭”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茶艺师对火候的精准掌控,使茶汤在沸腾与冷却间达到最佳状态。“越瓯泼仙乳,毡庐适禅悦”,使用越地的瓷器,盛放如同仙乳般的茶汤,在毡庐中品味,仿佛置身于禅境之中,享受心灵的宁静与愉悦。“五蕴净大半,可悟不可说”,表达了品茶不仅是一种感官享受,更是一种心灵净化的过程,其中蕴含的哲理难以言表,需细细品味。“馥馥兜罗递,活活云浆澈”,形容茶香浓郁而持久,如同云雾中的清泉,清澈透明,令人回味无穷。“偓佺遗可餐,林逋赏时别”,引用古代文人的典故,将品茶与古人雅趣相联系,增加了诗意与文化内涵。“懒举赵州案,颇笑玉川谲”,以赵州和尚和卢仝(玉川子)的故事,表达了对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态度,既尊重传统,又不拘泥于成规。“寒宵听行漏,古月看悬玦”,描绘了夜晚品茶的情景,月光如古玉般悬挂,与茶香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最后,“软饱趁几馀,敲吟兴无竭”,表达了品茶后的满足感与创作灵感的激发,茶不仅填饱了肚子,也滋养了心灵,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热情。整首诗通过对品茶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其对人心灵的深刻影响,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美学的独特感悟和追求。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山居(其二)
元·祖钦
夹岸桃花红欲然,洞中流水自㳙㳙。山家不会论春夏,石烂松枯又一年。
题二树山人画双角石
清·王衍梅
横峰侧岭巧相兼,唤取鸦叉展画帘。南渡关山惭一角,北台风雪看双尖。梁家婢可明珠换,讲舍儿须锦髻添。诗老凋零余墨在,梅花僧印尚红钤。
偈颂十六首(其二)
宋·释如净
山披锦云而烂成春意,水含碧月而淡存秋容。恁么也恁么,说似曾不中。黄头并碧眼,消息子难通。
北风行
明·朱应登
昨日南风扬,今朝北风急。南风吹山山不移,北风吹海海欲立。嗟哉!南风不与北风竞,物理自尔非相袭。轩辕台前烛龙晦,纥干山头冷雀泣。黄鹄摩空不得下,苍鹰愁枯湿。行人戢足不敢行,.....
次韵毛君山房遣兴
宋·苏辙
欲就阳崖暖,新开石磴斜。谁言太守宅,自是野人家。燕坐收心鉴,冥观阅界沙。退公长寂寞,外物自喧哗。缺径移松补,斜阳种竹遮。白云生后础,孤鹜伴残霞。破闷时寻鹤,呼眠亦任鸦。喜.....
寄题瑞昌簿厅景苏堂墨竹
宋·释道璨
一叶复一叶,世道几翻覆。一点复一点,书脉要接续。亲见长公来,一节不肯曲。见竹如见公,北麓能不俗。回首熙丰间,几人愧此竹。翰墨直枝叶,点化到草木。长公有深意,此事付北麓。
纸帐吟
宋·柴元彪
有斐楮先生,覆冒迥襟度。澡身清泚泉,被世轶于布。置之山斋中,朔风岁云暮。无分媚其奢,可宝色惟素。愧彼锦步障,荣华尘一聚。永此雪霜洁,不识羔羊污。影横月窗梅,香透地炉芋。道.....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