觱
发
寒
威
淡
远
空
两
峰
谁
镂
玉
西
东
后
凋
颜
色
分
明
在
便
是
当
年
黄
绮
翁
(
其
一
)
积
素
迷
蹊
掩
薜
扉
,
春
和
一
室
独
研
几
。
山
阴
舟
系
相
寻
者
,
访
戴
伊
人
是
也
非
。
写景
山
抒情
怀古
节气-冬天
咏物
写山
情感-思乡
赞颂
场景-山水
译文
积聚的白色霜雪使小路难以辨认,掩藏了门扉上的薜萝。在这样宁静的春日里,我独自一人在书房研究着几案上的事物。
在山阴水边,系船停泊的岸边,有人前来寻访我。那是不是来访戴先生的呢?我也不清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静谧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的寒冷与静美。首句“积素迷蹊掩薜扉”描绘了大雪覆盖,道路模糊,门扉被白雪掩盖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冬日特有的寂静氛围。接着,“春和一室独研几”则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冬日的寒冷与室内的一丝温暖相对比,暗示着即使在严冬,也有内心的宁静与思考的空间。“山阴舟系相寻者,访戴伊人是也非”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引用典故“访戴”,表达了对友情与知音的渴望与追寻。这里的“伊人”既可指具体的某个人,也可象征着理想中的朋友或知音,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挚友谊的向往和对内心深处那份纯净情感的追求。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冬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情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探讨,展现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精神世界追求的执着。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体现了清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奉和过旧宅应制
隋末唐初·上官仪
石关清晚夏,璇舆御早秋。神麾飏珠雨,仙吹响飞流。沛水祥云泛,宛郊瑞气浮。大风迎汉筑,丛烟入舜球。翠梧临凤邸,滋兰带鹤舟。偃伯歌玄化,扈跸颂王游。遗簪谬昭奖,珥笔荷恩休。
感寓二首(其一)
元·曹之谦
中林有幽兰,罗生杂众草。地僻人不知,芬芳空自好。严霜凋古木,岁晚难独保。愿充君子佩,探撷尚未早。安得清风来,吹香出林表。
玉女庙
唐·吴融
九清何日降仙霓,掩映荒祠路欲迷。愁黛不开山浅浅,离心长在草萋萋。檐横渌派王馀掷,窗袅红枝杜宇啼。若得洗头盆置此,靓妆无复碧莲西。
赵文远见和用韵答之
宋·辛弃疾
粝食粗衣饱暖时,从他鼻涕自垂颐。万金药岂世无有,九折臂馀人始知。过雨沾香辞落蒂,随风飞絮趁游丝。我无妙语酬春事,惭愧新歌值凤吹。
乳源出水岩采雪花赠高士周孝廉诩
明末清初·屈大均
乳山多异卉,岁晏发寒林。不作冰霜色,谁知草木心。幽香盈石室,素影傍瑶琴。迟暮吾何惜,凭将答所钦。
题金陵天庆观钟阜轩
宋·贺铸
霞构云扉不著关,甍檐开处见人间。断墙废井连东第,白塔青松对北山。昨夜桂娥奔月去,经秋芝盖御风还。玉虚真籍家声在,再熟金桃愿一攀。
长安春望二首(其二)
明·张元凯
幽燕今是汉西京,宫阙参差入太清。紫禁铜龙閒夕照,绿杨缇骑散春明。繁花总异人间色,众乐能传天上声。盛世有谣同击壤,可知无筑和荆卿。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