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
秋
诗
用
元
微
之
生
春
诗
韵
(
其
六
)
何
处
生
秋
早
,
秋
生
江
路
中
。
有
期
桑
土
社
,
无
恙
布
帆
风
。
山
市
晴
岚
散
,
渔
蓑
晚
霁
融
。
水
乡
多
乐
事
,
莫
漫
过
蚕
丛
。
写景
秋景
山水
田园
水乡
城市
译文
在哪里最早迎来秋天呢?是那条路途之中在江边的秋天。
期待桑土社的安定生活,平安的布帆之风也会顺利到来。
城市上方的晴天被淡淡雾气消散,晚间渔人的草席也在雨过天晴后渐渐变得和谐起来。
水乡有无数令人欣喜的乐趣,不妨把精力投入到繁忙的蚕业中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江边初秋的景象,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何处生秋早,秋生江路中”以问句形式开篇,引人遐想,随后点明秋意在江边道路悄然降临。接下来的“有期桑土社,无恙布帆风”两句,通过“有期”和“无恙”表达了对农事和航海安全的期待与祝福,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关注与关怀。“山市晴岚散,渔蓑晚霁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晴朗的天空下,山市的雾气渐渐消散,渔夫们的蓑衣在傍晚的雨后显得格外温暖。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变换,也暗示着一天劳作后的宁静与满足。最后,“水乡多乐事,莫漫过蚕丛”则以水乡的丰富生活为背景,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不要轻易错过。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深深热爱。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敕勒歌
南北朝·无名氏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秋浦歌十七首(其六)
唐·李白
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买砚碑(其一)
宋·赵孟坚
凤城凉雨新秋后,几处朱楼试管弦。有客贳金收古歙,短檠竟夕自摩研。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