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春天
抒情
落花
哲理

译文

1、流水伴随着落花飘荡,整个林间亭台楼阁仿佛被彩绘包围。
2、时光诚然如白驹过隙般短暂,诗人的思绪也如飘蓬般自由飘荡。
3、鹤步轻盈地踏在新苔覆盖的台阶上,蜜蜂在嫩药丛中忙碌地采蜜。
4、春天是如此美好,人们为何不共同欣赏、分享这份快乐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御园中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机。首句“流水落花红”描绘了春水潺潺,花瓣随波逐流,红艳夺目的画面,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色彩与活力。接着,“林亭罨画中”一句,将整个园林比作一幅精美的画卷,强调了园中美景的和谐与精致。“韶华诚过隙”表达了时光易逝,美好的春光如同白驹过隙,转瞬即逝,蕴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思亦飘蓬”则借飘蓬(蓬草)随风飘荡的形象,比喻诗人的思绪也如浮萍般无定,自由而飘忽,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后半部分“鹤步新苔坂,蜂攒嫩药丛”描绘了鹤在新长出苔藓的小坡上漫步,蜜蜂聚集在嫩药丛中采蜜的场景,动静结合,展现了春天的生命力和和谐之美。最后,“一般春可乐,胡不与人同”表达了诗人希望与众人共享这份春日之乐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分享精神和对和谐社会生活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暮春时节御园的美丽景色,以及诗人对自然、时间、生命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