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

怀
抒情
写景
咏物
夏季
佳节
田园
动物
自然赞颂
喜悦之情

译文

长时间干旱无雨,内心忧愁使游玩的兴致减少。
如今节日已经过去,幸好还剩下甘霖的恩赐。
看到美丽的景色就感到非常有趣,湖光山色都让我心生欢喜。
早稻田里,稻苗像针芒一样挺立,新蕖(一种植物)的叶子点缀在田中。
温暖的春天里,黄莺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燕子筑巢带来泥土的香气。
吟咏诗歌时稍微沾点墨水,也想要抒发一下郁闷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仲夏时节,万寿山在雨水滋润后的清新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首句“弥月望甘雨”,描述了连续一个月的期盼,终于迎来了甘霖,表达了对雨水的渴望和喜悦。接着“心愁游兴疏”一句,转折道出因长时间的等待而产生的游兴减退,为下文的转折埋下伏笔。“今来佳节过,幸值渥沾馀”中,“佳节”可能指的是雨水节气,诗人庆幸在雨水之后还能感受到余润的恩泽。接下来的“触景足生趣,湖山尽起予”,直接描绘了雨水过后,湖光山色焕发出勃勃生机,让人心情愉悦。“针芒刺早稻,田叶点新蕖”两句,通过比喻手法,生动地表现了雨水对农作物的滋养,早稻如针尖般生长,田间新荷点缀其中,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林煦莺迁木,泥香燕贺居”则进一步描绘了雨水后,林间的温暖阳光使得黄莺迁徙到树上,泥土的芳香引来燕子筑巢,一派和谐宁静的自然生态。最后,“属吟稍染翰,亦欲闷怀纾”表达了诗人自己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借诗歌抒发心中的郁闷,寻求心灵的慰藉。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仲夏雨水后万寿山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和谐之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寄托的情感。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敕勒歌
南北朝·无名氏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草色
清·爱新觉罗·弘历
一带裙腰幕地青,扶舆春色已形形。向阳远入烟光薄,傍渚平分水黛泠。谁道文章属桃李,几多生意罨轩軨。所欣在彼不在此,早见来牟绿满町。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
西畴诗老贻白鱼一双七叠手字韵谢之
清·吴之振
黄犊长子孙,放浪溪山久。江南千石鱼,利较力田厚。蓑笠乞网师,笭箵结溪友。相逢菰芦间,不复问谁某。女阳西郭西,古城上培塿。一卷冰雪诗,得自钱手。未许掩瑕瑜,底用饰疵垢。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