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学古堂
抒情
读书
怀古
哲理
记事

译文

轻松地走过弥漫烟雾的河堤,发现一个书房隐藏在石头铺成的小径上。
高悬的奎文像日月一样光明,表明了正义之路的起始端倪。
通过研究、思考,我心中有所收获,对于政策的讨论不再迷茫。
如今我已经年过半百,耳闻目染,受到了丰富的教育和训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学古堂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学问与道德的深刻思考。首句“信步过烟堤,书堂隐石蹊”以自然景色引入,仿佛漫步于烟雾缭绕的堤岸,偶然间发现了隐藏在石径之中的书堂,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奎文悬日月,义路示端倪”两句,将书堂内的景象与宇宙的宏大相联系,暗示着知识如同日月般照亮人心,道德之路则为人们指引方向,寓意深远。这里运用了“奎文”这一典故,象征着智慧与文化的汇聚,同时也暗含着对知识力量的赞美。“稽则心有获,议斯政不迷”则表达了通过学习和思考,个人能够获得真知灼见,面对政治或社会问题时也能做出明智的判断。这两句强调了知识与道德实践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对个体成长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最后,“髫年今半百,识训耳言提”以作者自身的经历作为收尾,从童年到如今已过半百,回顾过往,认识到前辈的教诲如同耳边的指导,时刻提醒着自己。这句话既是对个人成长历程的感慨,也是对前辈智慧传承的尊重与感激。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学问的热爱和对道德的追求,也蕴含了对人生智慧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后辈的殷切期望。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哲思,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不断求索的精神风貌。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