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东
连
岁
荐
饥
百
姓
艰
苦
之
状
东
巡
曾
所
目
睹
故
不
惜
帑
金
仓
粟
亟
为
救
恤
恐
地
方
有
司
力
有
不
逮
而
识
有
未
周
也
则
命
大
学
士
高
斌
左
都
御
史
刘
统
勋
率
给
事
中
御
史
等
自
春
徂
秋
驻
彼
巡
视
赈
务
今
高
斌
等
及
巡
抚
阿
里
衮
奏
报
禾
稼
登
场
秋
收
丰
稔
所
历
城
市
乡
村
民
气
翕
然
改
观
有
更
生
之
庆
览
奏
欣
慰
因
以
命
篇
调
幕
惟
予
责
,
祈
年
志
靡
已
。
㝢
县
既
云
广
,
保
赤
无
遐
迩
。
水
旱
近
何
多
,
讵
可
诿
常
有
。
独
兹
山
左
民
,
逢
歉
连
年
矣
。
老
弱
委
沟
壑
,
壮
者
半
流
徙
。
疾
苦
经
目
击
,
赈
恤
莫
迟
待
。
杂
咏
成
四
章
,
感
愧
由
衷
已
。
归
来
哀
惨
中
,
不
敢
忘
东
鄙
。
大
僚
及
科
道
,
亟
往
代
予
视
。
宁
滥
无
或
遗
,
足
括
荒
政
体
。
如
婴
乳
而
哺
,
如
病
药
以
医
。
三
时
喔
咻
之
,
介
遗
延
至
此
。
皇
天
生
物
心
,
悔
祸
降
康
祉
。
披
来
公
奏
章
,
禾
稼
登
场
美
。
民
艰
因
以
愁
,
民
苏
得
无
喜
。
元
气
未
易
复
,
既
喜
忧
还
继
。
尚
有
偏
灾
者
,
虽
小
应
抚
敉
。
嗟
嗟
我
臣
工
,
敬
惧
勿
暂
弛
。
民谣
抒情
忧民
写景
赞美
怀古
写山
秋节
悼亡
祈愿
赈灾
译文
调幕的责任只有我承担,祈求丰年的志向没有停止。
㝢县土地辽阔,保护百姓不分远近。
水灾旱灾近来为何如此之多,难道可以推卸说常有吗?
只有这山左的百姓,遇到了连续多年的歉收。
老弱的人被遗弃在沟壑中,壮年的人中有一半离开了家乡。
亲身经历他们的苦难,赈灾抚慰的事不能迟疑等待。
杂七杂八地咏成四章诗,内心的愧疚感已经满溢。
回来后心中充满悲惨,不敢忘记东鄙的百姓。
大官和科道人员,应赶快前往代替我视察。
宁愿多一些救助不要有遗漏,要能包括所有荒政的内容。
就像婴儿需要乳食哺育,就像病人需要药物医治。
时刻关心他们,给予帮助直到现在。
上天生育万物的心意是如此,会后悔降下灾祸并赐予康宁福祉。
收到公家的奏章,禾稼丰收的美好场景已经展现。
百姓因为艰难而忧愁,因为丰收而喜悦。
元气不易恢复,既喜又忧的情绪交织在一起。
仍然有遭受灾害的地方,即使是小灾害也应该进行安抚和抚慰。
唉呀我们这些臣子工人,要敬慎恐惧不敢稍有松懈。
赏析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山东连岁荐饥百姓艰苦之状》,表达了对山东连年饥荒的深切关怀和对百姓苦难的同情。诗中描绘了饥荒带来的种种悲惨景象,如老弱病残者流离失所,壮年人被迫流徙,以及疾病痛苦的普遍现象。面对这样的困境,乾隆皇帝指示高官和监察官员前往灾区,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救济,确保灾民得到及时的援助。诗中提到的“大僚”指的是高级官员,“科道”则是指监察部门的官员。乾隆皇帝强调要全面覆盖救灾政策,如同对待婴儿般给予关爱,如同治病救人一般提供医疗援助。他要求官员们在春至秋末期间驻守灾区,巡视并执行赈济事务,确保没有一人被遗漏,充分体现了对灾民的深切关怀和对救灾工作的高度重视。诗的结尾部分表达了对官员们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保持敬畏之心,不因任务完成而稍有懈怠。同时,也反映了乾隆皇帝对于灾后恢复的乐观态度,认为虽然自然灾害难以完全避免,但通过有效的救助措施,可以减轻灾害带来的影响,使民众得以重新振作,恢复生机。整首诗不仅展现了乾隆皇帝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也体现了古代中国政府在面对自然灾害时采取的积极应对措施和对民生的重视。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江行吊宋齐邱
宋·辛弃疾
尝笑韩非死说难,先生事业最相关。能令父子君臣际,常在干戈揖逊间。秋浦山高明月在,丹阳人去晚风闲。可怜千古长江水,不与渠侬洗厚颜。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其一)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俛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继今难。
高宗皇帝挽词(其三)
宋·韩彦质
八秩归希有,三灵感具衣。鼎湖龙已远,汾水雁空飞。羽卫愁无色,风云惨不晖。惟馀功与德,千古叹巍巍。
小雨初霁
宋·陆游
归来偶似老渊明,消渴谁怜病长卿。小雨染成芳草色,好风吹断画檐声。剪灯院落晨犹冷,卖酒楼台晚旋晴。莫道此翁游兴懒,兰亭禹寺已关情。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