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
围
即
事
三
首
(
其
三
)
枫
槲
丹
黄
松
柏
青
,
谷
神
色
色
复
形
形
。
待
围
籍
草
为
茵
褥
,
驰
猎
阹
山
作
户
庭
。
凫
藻
众
军
皆
子
弟
,
龙
兴
旧
地
倚
威
灵
。
觐
光
扬
烈
惟
予
责
,
志
奠
皇
图
万
载
宁
。
写景
咏物
怀古
志向
抱负
地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在行围狩猎时的场景与心境,充满了皇家气派和壮观景象。首句“枫槲丹黄松柏青”以色彩鲜明的枫树、槲树、松树和柏树,展现了秋季的壮丽景色,枫树和槲树的红黄色调与松柏的青绿色调形成对比,营造出浓厚的季节氛围。接着,“谷神色色复形形”则进一步描绘了山谷中各种生物的生动形象,展现出自然界的生机勃勃。接下来的“待围籍草为茵褥,驰猎阹山作户庭”,描述了皇帝及其随从在山林间围猎的情景,他们铺草为垫,驰骋山野,将狩猎之地视为自己的领地,充满了豪迈与自由的气息。“凫藻众军皆子弟,龙兴旧地倚威灵”两句,表达了皇帝对军队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历史的尊重。他将士兵比作自己的子弟,显示了他对军队的关爱与信任;同时,强调了在龙兴之地(可能指开国之地)依靠军队的威严与力量,体现了君主对国家根基的重视。最后,“觐光扬烈惟予责,志奠皇图万载宁”表达了皇帝的责任感与决心。他肩负着光大国家、维护江山稳定的重任,立志要使国家长治久安,万世基业稳固。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帝王的雄心壮志与对国家的深情厚意。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忆江渎池庐
清·顾印愚
藕根迸水青钱小,竹箨铿林绿襁斑。初夏池塘忘不得,乱书重叠对西山。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