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
夜
泛
湖
即
景
成
什
(
其
三
)
流
连
爱
景
光
,
夏
夕
已
秋
意
。
蛩
声
飒
岸
边
,
萤
火
流
空
际
。
先
节
虽
惬
赏
,
促
序
仍
深
思
。
试
看
碾
冰
轮
,
晷
影
移
渐
次
。
明
当
三
五
团
,
十
二
时
权
迟
。
写景
夏天
秋意
动物
萤火
译文
译文:留连在爱的美景中,夏季的夜晚已经有了秋天的意味。
译文:蟋蟀的声音在岸边回响,萤火虫的微光在夜空中流转。
译文:先前的节令虽然令人愉悦,但时间的推移仍然让人深思。
译文:看那碾过冰面的车轮,日影也在逐渐移动。
译文:明天将会是月圆之夜,但此刻时间尚早,还有十二时辰的等待。
赏析
此诗描绘了夏末秋初月夜泛舟湖上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营造出一种既恬静又略带感伤的氛围。首句“流连爱景光,夏夕已秋意”,开篇便点明了时间与情感的交织,夏日的余晖中已然透露出秋天的气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季节更替的感慨。“蛩声飒岸边,萤火流空际”两句,通过听觉与视觉的双重描绘,展现了夜晚湖边的宁静与生机。蟋蟀的鸣叫声在岸边回响,萤火虫在空中闪烁,构成了一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画面。“先节虽惬赏,促序仍深思”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内心的复杂情感。虽然眼前的景色令人愉悦,但季节的更迭也引发了对时间流逝的深沉思考。最后,“试看碾冰轮,晷影移渐次。明当三五团,十二时权迟”四句,诗人将目光转向了即将升起的满月,通过月相的变化,进一步抒发了对时间、生命与宇宙奥秘的哲思。月轮缓缓升起,晷影逐渐移动,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而“三五团”指的是满月,象征着圆满与希望。同时,“十二时权迟”暗示了时间的宝贵与流逝之快,提醒人们珍惜每一刻。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与宇宙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深深眷恋之情。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敕勒歌
南北朝·无名氏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忆江渎池庐
清·顾印愚
藕根迸水青钱小,竹箨铿林绿襁斑。初夏池塘忘不得,乱书重叠对西山。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夏夜奉怀景文路分
宋·释道潜
曾櫩霁晚雨,馀响犹滴沥。天风吹浮云,入夜已无迹。月波泛脩竹,滟滟流几席。兰膏灭众炬,凉气满四壁。蕙烟擢铜炉,暗触鼻端息。藜床但危坐,万想本空寂。肺肝既冷然,纨扇亦暂释。将.....
波光亭
宋·王庭圭
绕亭春水縠纹生,拍岸风微镜面平。日破浪花摇柱础,影浮山翠落檐楹。鱼跳莲叶东西动,月涌金盆表里明。夜久光凝收绿净,冷涵星汉逼人清。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