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绿
写景
抒情
写雨
春天
宫树
景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细雨绵绵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中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情感寄托。首句“断续复舂容”,以“断续”形容雨势时大时小,时有时无,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悠长的氛围。“舂容”则借用了古代舂米的动作,形象地表现了雨滴轻柔地落在地面的声音,仿佛是大自然在轻轻摇晃着谷物,充满了和谐与宁静。“嘉祥应九农”一句,表达了对丰收和吉祥的期盼,将自然界的雨与农业活动紧密联系起来,寓意着雨水对于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以及人们对于丰年的好运之愿。“心殷一犁雨,听彻五更钟”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心殷”表达出农民对雨水的渴望与期待,他们希望每一滴雨水都能滋润土地,滋养作物。同时,“听彻五更钟”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等待的漫长,强调了农民对雨水的耐心与坚持。接下来的“花气香疑煎,苔纹润欲封”两句,运用了嗅觉和视觉的双重描写,将雨后花香与苔藓的湿润感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花香似乎在雨水中被“煎”得更加浓郁,而苔藓的纹理因雨水的滋润而显得更加饱满,这些细节描绘了雨后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景象。最后,“明朝凭望处,宫树绿添浓”则将视角转向了次日清晨,预示着经过一夜的雨水洗礼,宫苑中的树木将会更加翠绿。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变化,也暗含了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与憧憬。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雨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存,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广落花诗三十首(其十三)
明末清初·王夫之
乾净青莎一片阴,君无去此豢饥禽。人生自古皆惶恐,天下如今半绿林。曀日终风舟汎汎,水深河大雨淫淫。旧家枝叶同乡土,好听黄鹂作羽吟。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