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
田园
写物
写景
抒情
节气
读书
赞颂
隐退之情

译文

秋天到来时,田地里的蔬菜长得茂盛,雨水充足,葱翠的菜苗茁壮成长。
微风轻拂过,田野上的烟气逐渐消散,烟甲变得冷凉;太阳的温暖烘烤着大地,露水滋润了土地。
通过农业的事情,可以验证和了解到天地万物的运作规律。
我愿意尝尽艰辛的生活,愿意甘于食用藜藿等粗粮,退而求其次,任由世俗的眼光和规矩束缚自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园中蔬菜生长的景象,以及对农事与自然规律的感慨。首句“畦圃秋来候”点明时节,秋季的园圃里,蔬菜迎来了丰收的季节。接着“葱齑雨足时”,描述雨水充沛之时,葱类蔬菜生长旺盛,生机勃勃。诗人通过“烟甲冷”、“露华滋”等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蔬菜在微风和露水滋润下的清新与活力。“穑事因堪验”表达了对农事的肯定与尊重,认为通过观察蔬菜的生长可以验证农事活动的效果。“天工藉可推”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认为自然界的运作规律是可以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推测的。最后,“许甘藜藿味,退食任委蛇”两句,诗人以蔬菜的甘甜比喻生活中的简单快乐,同时“退食”一词,意为下班或结束公务后,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生活的哲思,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赠曾一轩
宋·文天祥
磨蝎之宫星见斗,簸之扬之箕有口。昌黎安身坡立命,谤毁平生无不有。我有斗度限所经,适然天尾来临丑。虽非终身事干涉,一年贝锦纷杂糅。吾家禄书成巨编,往往日者迷几先。惟有一轩曾.....
羽可舍人书来,寄示新刻诗文集并惠春兰,赋谢
清·刘绎
春意入新诗,言念层山麓。忽得山中书,清芬溢简牍。开缄见故人,情意遥相属。别久话弥长,缕缕盈篇幅。裒然大集富,迩来见新续。连宵正披吟,鲁鱼时碍目。重承善本贻,字字朗珠玉。想.....
过伊仆射旧宅
唐·李商隐
朱邸方酬力战功,华筵俄叹逝波穷。回廊檐断燕飞去,小阁尘凝人语空。幽泪欲乾残菊露,馀香犹入败荷风。何能更涉泷江去,独立寒流吊楚宫。
至日用张伯举韵
宋末元初·仇远
博士无毡卧冷斋,有朋喜自远方来。腊前一信春先到,陇首数枝梅已开。少忍年荒须辟谷,尚迟酒禁且衔杯。山中茅屋不归去,空想秋风暗绿苔。
盖郎中惠诗有二强攻一老不战而胜之嘲次韵解之
宋·黄庭坚
诗翁琢句玉无瑕,淡墨稀行秋雁斜。读罢清风生麈尾,吟馀新月度檐牙。自知拙学无师匠,要且强言遮眼花。笔力有馀先示怯,真成句践胜夫差。
山中冬至
宋·陈必复
读易烧香自闭门,懒于世故苦纷纷。晓来静处参生意,春到梅花有几分。
幽居有感
元·曹之谦
閒居仍地僻,门闭草莱深。车马无还往,诗书有讨寻。严霜催岁晚,破屋觉寒侵。计拙烦亲旧,谁能数赐金。
厌雨四首(其四)
宋·张耒
柯山老人家四壁,深居闭门不下席。日补丹田气三咽,自言兹味胜玉食。无田无屋一空囊,不管门前水三尺。有钱沽酒便不忧,会见天清还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