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地点
济南。
春天。
抒情。
怀古。
赞美。

译文

再次来到济城又到了春天,这里的老人和小孩都来迎接皇帝的銮驾,他们的心情非常亲近和虔诚。
皇帝巡狩天下并不是只为了自己的安逸享受,他在驰骋征途时也时刻挂念着许多人的福祉。

赏析

此诗描绘了皇帝再次莅临济城的情景,展现了当地百姓对皇上的深厚情感与热烈欢迎。首句“济城重过又春辰”点明了地点和时间,即在春天再次访问济城,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延续感。接着,“老幼迎銮意最亲”描绘了老少皆出,热情迎接皇上的场景,体现了民众对皇上的敬爱之情。“巡狩宁缘适一已,驰驱亦复廑多人”两句则表达了皇帝巡狩并非仅为个人之乐,而是关乎民生,牵动着众多百姓的心。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宁缘适一已”与“廑多人”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皇帝巡狩的目的是为了百姓的福祉,而非个人享受,体现了君主的仁政思想。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君民关系的和谐,也体现了诗人对君主应以百姓为先的深刻认识,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歌风台
元·王艮
淮南不轨天威及,清跸西还过沛中。乐作酒酣乡思激,云飞风起霸心雄。龙光已逐寒烟散,鸟篆空馀碧藓蒙。极目荒台增感慨,冥鸿矫矫入秋空。
玉山草堂
元·陆居仁
同宗入洛称三俊,累世留吴尚几家?谷水千秋书有种,昆山一片玉无瑕。内台一笑金钗笋,羽灶当携石鼎茶。见说草堂开绿野,何人分我白鸥沙。
福州贡院联
清·郑祖琛
十六年三度霞关,喜者番风味堂前,新咏同敲秋夜月;八千卷一时云集,问谁蹑鳌峰顶上,雄文高压海门潮。
驾幸西太一宫祈雨
宋·韩琦
晓跸声乾下九重,西郊岑寂款琳宫。骄阳尚作三春旱,多稼期沾一雨丰。恤物致虔归上德,应诚为答即神聪。从来圣感无旋日,不在商岩傅说功。
过四知坊
清·金朝觐
祠墓规浑朴,千秋竟不磨。感恩殷暮夜,矢志皎星河。白璧原无玷,黄金孰厌多。关西延教泽,泾水挹清波。
孔林
宋·范正民
汉陵玉匣尽,秦山银海空。干戈百世后,独完先圣宫。树有千年色,门无数仞崇。盛德包覆载,遂顺因所宗。坐若颜闵后,颇闻邹鲁风。抚膺感遗言,零落涕沾胸。
倚虹堂
清·爱新觉罗·弘历
高梁桥侧倚虹堂,小驻传餐趁早凉。白壁题诗今复昔,赤心祈岁雨和旸。就中所庆迩来幸,戒满惟思此后长。分付上林略修饰,预欣明岁祝无疆。
射虎川
清·爱新觉罗·弘历
西来圣迹仰依前,岭谷重经射虎川。榛薄鼠如真不啻,寺楼麟楦尚居然。三驱弧矢罢平野,万户耕桑遍大田。稍可弗孤前烈者,秋围一试示于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