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直
门
外
即
事
书
怀
低
麦
已
吐
穗
,
高
麦
才
三
寸
。
高
低
胥
待
泽
,
望
雨
中
心
闷
。
闷
望
亦
我
常
,
今
年
益
徬
徨
。
潦
馀
民
荐
饥
,
亟
资
接
青
黄
。
青
黄
惟
此
赖
,
迩
日
风
转
大
。
蓬
蓬
镇
扬
尘
,
披
襟
惄
无
奈
。
无
奈
惟
自
尤
,
较
量
忆
从
头
。
盼
风
而
惧
雨
,
春
暮
犹
然
愁
。
春
暮
忽
立
夏
,
曾
未
十
日
暇
。
盼
雨
而
惧
风
,
秦
越
情
殊
乍
。
情
殊
殊
实
同
,
无
非
嗟
我
农
。
行
当
举
常
雩
,
沛
恩
希
鸿
濛
。
写景
田园
抒情
忧民
季节变化
春愁夏盼
祈雨
译文
低田的麦子已经吐出穗头,高田的麦子才刚刚长出三寸高。
无论是高田还是低田都在等待雨水的滋润,人们心中因为盼望雨水而感到闷闷不乐。
这种闷闷不乐的情绪我常常有,今年更加彷徨不安。
水灾过后百姓饥饿,急需接济以度过青黄不接的时候。
青黄不接时只有麦子可以依赖,但近日风势转大。
尘土飞扬,披开衣襟也感到无奈。
无奈之下只能自我责备,仔细回想比较过去的事情。
既盼望风停又害怕下雨,春末时仍感到忧愁。
春末转眼就到了立夏,几乎没有什么空闲时间。
既盼望雨水又害怕大风,对待秦国和越国的情感都发生了变化。
虽然情感有所不同,但实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对农民的叹息。
应当举行求雨的仪式,希望恩赐如洪水般的雨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西直门外所见的农田景象以及内心的感慨。开篇“低麦已吐穗,高麦才三寸”形象地展现了不同高度的麦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高低胥待泽,望雨中心闷”,表达了对雨水的期盼与担忧,反映了农民对自然条件的依赖和对丰收的渴望。“闷望亦我常,今年益彷徨”则流露出作者面对农业生产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未来的忧虑,也有对当前困境的无奈。接下来“潦余民荐饥,亟资接青黄”描述了因连年干旱导致的粮食短缺问题,农民急需新的收成来接济生活。“青黄惟此赖,迩日风转大”中,“青黄”指新旧作物交替的时节,是农民期待的希望之源。然而,“蓬蓬镇扬尘,披襟惄无奈”描绘了近期天气恶劣,尘土飞扬,让人心生忧愁。这种无奈之情在“无奈惟自尤,较量忆从头”中进一步深化,作者反思过去,对比当下,感叹命运多舛。最后,“盼风而惧雨,春暮犹然愁”、“春暮忽立夏,曾未十日暇”、“盼雨而惧风,秦越情殊乍”、“情殊殊实同,无非嗟我农”等句子,展现了作者对气候变化的敏感和对农业生产周期的深刻理解。他意识到,尽管面对不同的自然现象,农民们面临的挑战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对自然的依赖和对丰收的期盼。“行当举常雩,沛恩希鸿濛”表达了作者对于举行祈雨仪式的期待,希望通过天降甘霖,缓解旱情,带来丰收。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草色
清·爱新觉罗·弘历
一带裙腰幕地青,扶舆春色已形形。向阳远入烟光薄,傍渚平分水黛泠。谁道文章属桃李,几多生意罨轩軨。所欣在彼不在此,早见来牟绿满町。
小雨初霁
宋·陆游
归来偶似老渊明,消渴谁怜病长卿。小雨染成芳草色,好风吹断画檐声。剪灯院落晨犹冷,卖酒楼台晚旋晴。莫道此翁游兴懒,兰亭禹寺已关情。
临清柳枝词三首(其三)
明·董谷
行行檐树碧阴森,绿户朱帘粉堵深。睡起日高无一事,紫囊惟费买花金。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