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觉
寺
杂
咏
(
其
二
)
雁
塔
穹
窿
松
柏
森
,
閒
斋
朅
憩
畅
清
襟
。
垂
岩
瀑
水
鸣
哀
玉
,
原
是
前
年
洗
耳
音
。
写景
地点
山水
抒发情感
垂瀑
悅谈小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大觉寺内幽静的环境与自然景观,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的庄严与自然的和谐之美。首句“雁塔穹窿松柏森”,开篇即点出大觉寺的标志性建筑——雁塔,高耸入云,塔下松柏苍翠茂密,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这里的“穹窿”形容雁塔的高大,“松柏森”则描绘了松树和柏树的繁茂景象,两者相映成趣,既突出了雁塔的雄伟,也衬托出自然环境的生机勃勃。次句“闲斋朅憩畅清襟”,转而描述诗人在寺庙内的闲适体验。在一处清静的斋舍中,诗人暂时放下尘世的烦恼,心绪得以舒展,仿佛洗涤了心灵的尘埃,获得了内心的宁静与愉悦。“朅憩”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短暂休息的珍惜,“畅清襟”则形象地描绘了心灵得到净化的状态。第三句“垂岩瀑水鸣哀玉”,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周边的自然景色。岩石悬挂的瀑布,水流潺潺,发出悦耳的声音,如同哀玉般清脆动听。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瀑布声比作哀玉之音,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也赋予了自然景观以情感色彩,让读者仿佛能听到那悠扬的水声,感受到大自然的韵律之美。最后一句“原是前年洗耳音”,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水声与古代典故相结合。据《列子·汤问》记载,伯牙弹琴,钟子期能听出他心中所想,后钟子期去世,伯牙认为知音难觅,遂破琴绝弦。此处诗人将瀑布声比作“洗耳音”,暗喻自己在自然之声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共鸣,仿佛在前年就已经感受到了这种洗涤心灵的力量。这一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大觉寺及其周围环境的宁静与和谐,以及诗人在此处获得的心灵净化与自我反思的过程,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赠人二首(其二)
唐·王建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