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节日
地点
手法
抒情
祈愿
祭祀
秋节
赞颂
古体

译文

东方的陆地上,太阳升起,光芒照耀,空气中飘荡着祥瑞的烟雾。
在古代,辛日为纪念大日而举办盛大活动,希望能得到帝神的保佑。重视人民与天命是古代的传统。
活动中使用量器进行祭奠,供品为牛犊,并通过燔烧柴火来祭祀天地。烛光照亮田野,彰显庄重气氛。
音乐与旋律相互配合,调和成宏大的乐曲。演奏者弹奏朱红色的弦乐器,声音高亢响亮。
在祭祀中,寅时举行祭祀仪式,表示敬畏与谨慎。所有参与者都竭尽全力,不敢有丝毫懈怠。
这一举动思考的是对祖德的传承,保持恭敬和虔诚地对待上天与皇帝的命令。
所有的官员和参与者都按照威严的仪式赞美这一活动,并始终保持夜以继日的虔诚态度。
祈求丰收和年景丰盛的愿望被表达出来,希望赐予我丰收的季节和连续不断的恩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帝王在上辛日举行祈谷仪式的情景,展现了隆重而庄严的祭祀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日出时分,阳光照耀大地,天空飘散祥云的景象,象征着吉祥与希望。仪式中,帝王遵循古制,以牺牲献祭,点燃柴火,演奏音乐,通过一系列仪式表达对天地神明的敬仰与祈求丰收的心愿。诗中“量币牲惟犊,燔柴烛被田”描述了祭祀的物质准备,以犊牛作为牺牲,点燃的柴火照亮田野,寓意着对土地和农作物的尊重与保护。“八音调太蔟,九奏叶朱弦”则体现了音乐在祭祀中的重要角色,通过调和的音乐和精心布置的乐器,营造出和谐与神圣的氛围。“寅祀增乾惕,骏奔敢后先”表达了祭祀的虔诚与敬畏之心,即使在忙碌中也不忘履行职责,不敢落后于先人。“继绳思祖德,对越俨皇乾”强调了继承祖先的美德,面对天地神明,保持庄重与恭敬的态度。“百辟威仪赞,一衷夙夜虔”描绘了群臣的参与与奉献,以及他们昼夜不息的虔诚祈祷。“祈年陈至愿,锡我有秋连”表达了对丰年的渴望与祝福,希望一年接一年地丰收不断。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祭祀活动的庄严与神圣,也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丰收的渴望以及对祖先美德的传承。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清江图
元·贡性之
江驿背孤城,江流绕舍清。露枰松下弈,驿骑柳边行。帆落晴窗影,钟传雨寺声。堆床馀简帙,列座总耆英。燕语能留客,鸥驯解结盟。诗邮趋堠吏,衙鼓集关兵。薄俸尊仍满,新知盖屡倾。不.....
元夕前一日侍大人邀胡孝辕德州姚孟承山人小集得文字
明末清初·彭孙贻
张镫高馆漏稀闻,萝薜簪缨对隐君。照席何人怀似月,生风四座客如云。刻残银烛催花落,禁启金吾识夜分。尽醉莫教愁坠舄,尚容进履挹馀芬。
题金陵天庆观钟阜轩
宋·贺铸
霞构云扉不著关,甍檐开处见人间。断墙废井连东第,白塔青松对北山。昨夜桂娥奔月去,经秋芝盖御风还。玉虚真籍家声在,再熟金桃愿一攀。
秋晴曲江望太一纳归云赋附歌
唐·乔潭
节彼南山兮人所瞻,施此云雨兮济君欲。
明堂庆成五首(其二)
宋·任希夷
芝房羽驾备通宵,昧爽天兴辇路遥。原庙出游卑汉祀,太清先献踵唐朝。冕旒穆穆升前殿,钟石锵锵达九霄。谬忝侍臣分奏告,嘉觞肃荐遍宗祧。
登北高峰一首
宋·周紫芝
鼓楫去故里,携孥客东吴。湖山森照耀,鱼鸟相嬉娱。举目见两高,欲上徒嗟吁。人言不可往,无路登云衢。尽力贾馀勇,遂复酬宿逋。白鸟入苍烟,灭没在太虚。晓日沸晹谷,万川纳归墟。海.....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唐·张锡
九秋霜景净,千门晓望通。仙游光御路,瑞塔迥凌空。菊彩扬尧日,萸香绕舜风。天文丽辰象,窃抃仰层穹。
重九前一日同王杨二山人饮胡将军东郭草堂
明·宋登春
丫下寻陶令,篱边问葛疆。南山足芋栗,东郭此茅堂。萸酒年年事,菊花岁岁芳。白头还醉舞,休笑野人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