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
亲情
写实
励志
抒情
怀古
孝道
读书
悼亡

译文

朋友之间重视承诺,特别是在君臣关系中更是如此。
我的使命是隐居修炼德行,岂能轻易因为年老而引退。
泷冈墓碑上的表阡字样已经停刻,但朋友的白驹之车却带着美好的祝福来了。
这种深厚的感情和真心实意,让我更加怜爱他。
昼锦的荣耀并不是我所夸耀的,也许只有孝心才能达到这种境界。
在宴席前,我向民众陈述疾苦,不辜负君王的咨询和延请。
孩子们虽然粗通诗书,但善于讲述孔颜之道。

赏析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为沈德潜写的一首诗,表达了对沈德潜归葬亲人后返回朝廷的赞赏与关怀。首句“朋友重唯诺,况在君臣间”点明了君臣之间的关系,强调了沈德潜作为臣子的忠诚与责任。接下来,“我命德潜来,岂宜遽引年”则表达了对沈德潜才能的肯定和对其早退的惋惜之情。通过“泷冈表阡罢,白驹来贲然”描绘了沈德潜在完成丧事后的归来情景,形象生动,充满仪式感。紧接着,“即此至性肫,令我俞以怜”表达了对沈德潜孝顺品德的赞美,并流露出对其归来的怜悯之情。“昼锦匪所誇,孝乌或致焉”引用典故,赞扬沈德潜虽未夸耀富贵荣华,但孝行足以感动人心。随后,“席前陈民瘼,不负予咨延”称赞沈德潜归朝后能及时向皇帝汇报民生疾苦,不负期望。最后,“儿辈粗知书,善为道孔颜”表达了对沈德潜家风的赞赏,认为其子女也懂得读书,遵循孔子和颜回的教诲,体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沈德潜归葬亲人后返回朝廷的描述,既表达了对他的个人品德和才能的赞赏,也体现了君主对臣子的关怀与期待,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敬意的作品。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哭雪湖四首(其三)
明·谢迁
西江桃李满门墙,香社归来鬓未霜。雅志可能随俗改,閒情祗为作诗忙。苦吟身与春光去,惇德门延世泽长。也欲招魂歌楚些,临风呜咽不成章。
送聘儒侄秋试
宋·袁说友
八月灵槎万里秋,乘风得隽要遨头。吾家连已跻儒级,汝业今宜济巨舟。掘井莫令嗟九仞,善刀终自见全牛。儒冠岂解真相误,有志应当万户侯。
答河南李士巽题香山寺
唐·韦应物
洛都游宦日,少年携手行。投杯起芳席,总辔振华缨。关塞有佳气,岩开伊水清。攀林憩佛寺,登高望都城。蹉跎二十载,世务各所营。兹赏长在梦,故人安得并。前岁守九江,恩诏赴咸京。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