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
轩
曲
(
其
三
)
衮
衣
黄
幄
殿
中
间
,
玉
几
凭
临
咫
尺
攀
。
跪
迎
炉
烟
宣
履
历
,
分
明
觌
面
识
龙
颜
。
宫廷
咏君王
对君之觐见
歌功颂德
帝王宫庭生活
译文
第一句: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中间,君王的衮衣和黄幄都显得庄严威严。君王的玉几上高踞着君王的威仪,可望而不可攀。
第二句:下跪的朝臣面前燃起烟炉香火,是为了恭敬地向君王呈上履历。他们清楚地看到君王的面容,仿佛能直接认识君王的威严和慈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临轩时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庄严而神圣的宫廷氛围。首句“衮衣黄幄殿中间”,以“衮衣”象征皇帝的尊贵身份,“黄幄”则代表了皇室的华贵与威严,点明了场景的中心位置。接下来,“玉几凭临咫尺攀”一句,通过“玉几”这一细节,进一步强调了皇帝坐席的尊贵与庄严,同时“咫尺攀”形象地描绘了臣子们在皇帝面前的恭敬与敬畏。“跪迎炉烟宣履历”一句,生动地刻画了臣子们在皇帝面前的礼仪动作,通过“跪迎”表现了对皇帝的崇敬,而“炉烟”则营造了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氛围,暗示着权力与威严的象征。最后,“分明觌面识龙颜”一句,直接表达了臣子们在皇帝面前的直观感受,通过“觌面”和“识龙颜”这两个词语,既体现了臣子们对皇帝的直接接触,也隐含了对皇帝威严的深刻认识。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宫廷的庄严与神圣,也深刻揭示了君臣之间的等级关系和权力结构,以及臣子们在面对至高权力时的敬畏与服从。
钱澄之
507首
初名秉镫,一字幼光,、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猜您喜欢
春贴子词·皇太后阁六首(其二)
宋·周麟之
绕殿猗兰紫,浮觞寿柏青。瑶池演春算,倍受八千龄。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大政舞
唐·张说
于赫元命,权舆帝文。天齐八柱,地半三分。宗庙观德,笙镛乐勋。封唐之兆,成天下君。
治平皇太后皇后册宝三首(其二)太尉等奉册宝入门用《正安》
宋·郊庙朝会歌辞
晬仪临拱,丕命明扬。鸾回宝势,鸿贯瑶光。礼成乐备,德裕名芳。肇基王化,永懋天祥。
辛日祈谷礼成述事
清·爱新觉罗·弘历
洪钟疏响动斋宫,祗诣皇坛俨有颙。南亩方祈施厚贶,西师更赖奏肤功。琯调鸾哕零陵玉,弦叶凰仪峄孔桐。烈祖神宗胥配享,敬天庶鉴此心同。
皇帝饮福登歌夹钟宫福宁之曲
金·无名氏
牺牲充洁,粢盛馨香。来格来享,精神用彰。饮此纯禧,简简穰穰。文明天子,万寿无疆。
食举乐十曲(其二)
隋·无名氏
彤庭烂景。丹陛流光。怀黄绾白。鹓鹭成行。文赞百揆。武镇四方。折冲鼓雷电。替辇协阴阳。大矣哉。道迈上皇。陋五帝。狭三皇。穷礼物。该乐章。序冠带。垂衣裳。
奉和御制真游殿告成
宋·夏竦
均和玉烛成冬夕,畴圣珍符纪瑞年。八景凤舆临紫禁,九微龙檠照祥烟。森沉藻卫仙游接,睟穆真仪圣诲宣。浚发璿源开物始,密敷鸿荫肇基先。良金肖像镕三品,宝殿新规度九筵。绮栋虹升初.....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