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
庙
歌
辞
·
享
太
庙
乐
章
·
景
云
舞
景
云
霏
烂
,
告
我
帝
符
。
噫
帝
冲
德
,
与
天
为
徒
。
笙
镛
遥
远
,
俎
豆
虚
无
。
春
秋
孝
献
,
回
复
此
都
。
宗教
祭祀
赞颂
赞美
场景
历史
怀古
译文
云彩灿烂,预示着帝王的吉祥征兆。
啊,皇帝的美德纯真,如同天道一般。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张说的作品,名为《郊庙歌辞》。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礼仪的尊崇。"景云霏烂,告我帝符" 一句,景云指的是神圣庄严的云彩,霏烂则是形容这些云彩如同祥瑞之气,充满天地。帝符,是古代皇帝用的玉玺,象征着皇权和国家的正统。此处诗人借景云来比喻告知世人,皇帝的威仪与神圣不可侵犯。"噫帝冲德,与天为徒" 这一句中,“噫”是感叹词,用以表达惊叹之情。冲德指的是清明高尚的品德。诗人用“与天为徒”来形容皇帝的德行,似乎在说皇帝的德行如同自然界一般高远无比,与天地并列。"笙镛遥远,俎豆虚无" 这两句则是描写古代祭祀时使用的一些礼器,笙镛指的是用来悬挂铃铛的木架,俎豆则是用于摆放祭品的器物。诗人通过对这些器物位置遥远、内容空无一物的描述,表达了祭祀活动中庄严肃穆的氛围。"春秋孝献,回复此都" 最后两句,春秋通常指的是四季更迭,也可以特指古代的一种历史著作。孝献则是指对祖先的孝敬之心和祭祀活动。此句通过强调时节的循环与祭祀活动的不间断,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历史记忆的珍视。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的深厚学养、对古代礼仪的赞美以及对皇权神圣性的肯定。通过对自然景象与祭祀器物的描写,诗人在传达一种超越时空的崇高理念。
张说
351首
张说(yuè)(667年-730年),字道济,一字说之,河南洛阳人,唐朝政治家、文学家。张说早年参加制科考试,策论为天下第一,历任太子校书、左补阙、右史、内供奉、凤阁舍人,参与编修《三教珠英》,因不肯诬陷魏元忠,被流放钦州。后来,张说返回朝中,任兵部员外郎,累迁工部侍郎、兵部侍郎、中书侍郎,加弘文馆学士。张说拜相后,因不肯党附太平公主,被贬为尚书左丞,后拜中书令,封燕国公。姚崇拜相后,张说被贬为相州刺史,又贬岳州刺史,在苏颋进言下,改任荆州长史。张说在担任天兵军大使时,持节安抚同罗、拔曳固等部,讨平突厥叛将康待宾,被召拜为兵部尚书。后又讨平康愿子叛乱,建议裁撤镇军,整顿府兵,升任中书令,加集贤院学士,并倡议唐玄宗封禅泰山,进封右丞相。张说脾气暴躁,与同僚关系不睦,而且生性贪财,因此遭到弹劾,被免去中书令,后被迫致仕。不久,张说被起复,先为右丞相,又任左丞相。开元十八年(730年),张说病逝,时年六十四岁。追赠太师,谥号文贞。张说前后三次为相,执掌文坛三十年,为开元前期一代文宗,与许国公苏颋齐名,号称“燕许大手笔”。诗人,政治家。一字说之。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家洛阳
猜您喜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江行吊宋齐邱
宋·辛弃疾
尝笑韩非死说难,先生事业最相关。能令父子君臣际,常在干戈揖逊间。秋浦山高明月在,丹阳人去晚风闲。可怜千古长江水,不与渠侬洗厚颜。
绍兴祀岳镇海渎四十三首(其二十一)奠玉币用《明安》
宋·郊庙朝会歌辞
练日有望,高灵来下。何以告诚,心惟物假。有篚斯实,有宝斯籍。于以奠之,神光烛夜。
谒夫子庙
清·顾炎武
道统三王大,功超二帝优。斯文垂彖系,吾志在春秋。车服先公制,威仪弟子修。宅闻丝竹响,壁有简编留。俎豆传千叶,章逢被九州。独全兵火代,不藉庙堂谋。老桧当庭发,清洙绕墓流。一.....
宫词(其十六)
明·张凤翔
禁柳春深草色新,杨花飞趁扑虫人。君王殿上宣名字,旋绾颓鸦抹绛唇。
郊庙歌辞·仪坤庙乐章·永和
唐·祝钦明
閟宫实实,清庙微微。降格无象,馨香有依。式昭纂庆,方融嗣徽。明禋是享,神保聿归。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