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
战争
赞美
抒情
历史
怀古

译文

夏家因隋朝动乱崛起,自称河朔的豪雄。
朝廷军队挺进谷水,兵势逼近崤山以东。
先攻破成皋的阵势,再占领洛阳的宫殿。
正义与皇图相符,威势如同上天一般。
历经百年,宏伟的殿堂屹立,虞舜的典章得以推行。
渴望恢复帝王基业,文思敏捷写下壮丽诗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名将对军事行动的自信与豪迈。开篇“夏氏阶隋乱,自言河朔雄”表明了将领在动荡的时代中自诩其勇猛和力量,如同古代夏禹时期治理水患一样,显示出对自身能力的坚信。紧接着,“王师进谷水,兵气临山东”展示了军队的雄壮气势,像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向前推进,兵威如同潮水一般涌向山的东麓。这里的“王师”指的是皇帝的军队,体现出军事行动背后的权威和正统性。“前扫成皋阵,卻下洛阳宫”则是战役的具体进程,先是在成皋(古地名)清扫敌军,然后兵不血刃地占领了洛阳宫。这两句流畅地描绘出一场迅速而又顺利的军事行动。“义合帝图起,威加天宇同”表达了将领对皇帝旨意的坚定执行,以及其所展现出的权力与影响力,这种力量如同笼罩整个天地一般无处不在。这里的“帝图”指的是皇帝的战略布局,“威加”则形容其军事力量渗透至每一个角落。“轩台百年外,虞典一巡中”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历史观念,即将领希望自己的功绩能够超越时空,被后世所铭记。轩台往往是帝王或英雄的象征,而“虞典”则是一种古代祭祀仪式,这里似乎在暗示军事成就也应该得到类似的纪念和颂扬。最后,“战龙思王业,倚马赋神功”则充满了诗人对英雄将领的赞美之情。这里的“战龙”形象给人以强悍无匹的印象,而“思王业”表明这些英勇的事迹都是为了国家和君主的伟大事业。“倚马赋神功”则是将领在马背上思考和创作军事策略,显示出一种英雄主义色彩。整首诗通过对军事行动的描写,以及对将领英雄气概的赞颂,展现了唐代文学中常见的壮丽与豪迈风格。

张说

351首
张说(yuè)(667年-730年),字道济,一字说之,河南洛阳人,唐朝政治家、文学家。张说早年参加制科考试,策论为天下第一,历任太子校书、左补阙、右史、内供奉、凤阁舍人,参与编修《三教珠英》,因不肯诬陷魏元忠,被流放钦州。后来,张说返回朝中,任兵部员外郎,累迁工部侍郎、兵部侍郎、中书侍郎,加弘文馆学士。张说拜相后,因不肯党附太平公主,被贬为尚书左丞,后拜中书令,封燕国公。姚崇拜相后,张说被贬为相州刺史,又贬岳州刺史,在苏颋进言下,改任荆州长史。张说在担任天兵军大使时,持节安抚同罗、拔曳固等部,讨平突厥叛将康待宾,被召拜为兵部尚书。后又讨平康愿子叛乱,建议裁撤镇军,整顿府兵,升任中书令,加集贤院学士,并倡议唐玄宗封禅泰山,进封右丞相。张说脾气暴躁,与同僚关系不睦,而且生性贪财,因此遭到弹劾,被免去中书令,后被迫致仕。不久,张说被起复,先为右丞相,又任左丞相。开元十八年(730年),张说病逝,时年六十四岁。追赠太师,谥号文贞。张说前后三次为相,执掌文坛三十年,为开元前期一代文宗,与许国公苏颋齐名,号称“燕许大手笔”。诗人,政治家。一字说之。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家洛阳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