簿
寿
节日
颂圣
怀古
抒情
赞美自然
冬天写景
悼念

译文

昔日我曾跟随元宰一起庆祝新年的到来,仪式中乐声悠扬,仪仗队排列整齐。
在星光照耀下,仙人的仪仗队整齐地排列在万炬灯光之外,而众多官员则纷纷鸣奏玉佩的声音,站立在玉石台阶前。
我们一同庆祝,响应皇上的诏令,祝福着皇帝的寿比山高,齐声祝愿国家繁荣昌盛。
如今我颓废不振,没有朝中做官的梦想,只能空自回忆起那御炉烟的香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丁巳年元旦时的盛大庆典景象。开篇“昔随元宰贺正元”,以昔日跟随宰相一同庆祝新年的场景起笔,暗示了对往昔荣光的追忆。接着“卤簿分陈舜乐悬”,描述了仪仗队列和音乐布置的隆重与庄严,展现了古代礼仪的繁复与尊贵。“万炬列星仙仗外”一句,通过“万炬”、“星”、“仙仗”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夜晚庆典的辉煌与神秘氛围。“千官鸣佩玉阶前”,则以“千官”、“鸣佩”、“玉阶”等词语,展现了众多官员在台阶前的肃穆与庄重,体现了权力与秩序的威严。“履端同庆承天语”,表达了民众与朝廷共同庆祝新年,接受天子的旨意,体现了君民一体、共庆佳节的情景。“山寿齐呼祝圣年”,则进一步强调了对皇帝长寿的祝愿,体现了对皇权的尊崇与敬畏。最后,“潦倒今无朝省梦,絪缊空忆御炉烟”两句,表达了诗人如今虽已老去,无法再参与朝政,但心中仍怀有对过去荣华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宫廷氛围的深深眷恋。整首诗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落寞,抒发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

文徵明

820首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猜您喜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冬日同何似公伍国开有开暨仁伯弟定国安国侄驼山寻梅赋
明·李孙宸
昔曾京国看梅树,盘里疏条映雪清。一枝两枝移近案,四筵宾客酒同倾。尔时作客空相忆,梦魂几越驼山侧。驿使迢遥书寄稀,罗浮月冷无消息。自从休沐返林邱,赏心还逐旧同游。同游多住梅.....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除夕
宋·陆游
六圣涵濡作幸民,明朝七十八年身。门前西走都城道,卧看无穷来往人。
清明
金·麻九畴
村村榆火碧烟新,拜埽归来第四辰。城里看家多白发,游春总是少年人。
上都(其三)
元末明初·梵琦
双阙上云霄,层城近斗杓。夜开金殿锁,晨赴紫宸朝。月屋闲浮蚁,霜空好射雕。有官兼宰相,谁复似嫖姚。
夏初临·平山堂看龙舟
清·阮恩滦
高阁凌霄,长坂掣练,正逢竞渡芳游。遥指旌旗,回旋三两龙舟。满湖烟景齐收。沸笙歌、乱逐中流。锦波荡桨,春雷叠鼓,作势昂头。当年阑槛,种柳依依,醉翁陈迹,鸿雪空留。青山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