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西
山
诗
十
二
首
(
其
十
二
)
西
湖
春
湖
落
日
水
拖
蓝
,
天
影
楼
台
上
下
涵
。
十
里
青
山
行
画
里
,
双
飞
白
鸟
似
江
南
。
思
家
忽
动
扁
舟
兴
,
顾
影
深
怀
短
绶
惭
。
不
尽
平
生
淹
恋
意
,
绿
阴
深
处
更
停
骖
。
写景
山水
春景
怀乡抒情
西湖
春日游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西山时所见的美丽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情感。首句“春湖落日水拖蓝”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春日湖面上夕阳映照下的蓝色波光,营造出宁静而美丽的画面。接着,“天影楼台上下涵”进一步丰富了画面层次,天空与楼台倒映在水中,形成虚实相生的景象。“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两句,诗人将眼前的景致比作画卷,十里青山如画,双飞白鸟则增添了几分江南水乡的韵味,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鲜活。这种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的手法,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热爱。后两句“思家忽动扁舟兴,顾影深怀短绶惭”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他因思乡之情而萌生了驾舟归家的念头,但又因身负官职之责而感到愧疚和自责。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反映了古代文人既渴望自由生活,又难以摆脱社会责任的普遍心态。最后一句“不尽平生淹恋意,绿阴深处更停骖”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无法完全摆脱对家乡的思念,即使在绿树成荫的美景中,也忍不住停下脚步,让思绪再次飘向远方。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的复杂心情。
文徵明
820首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猜您喜欢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成都使君王季野席上次韵奉呈橹巢初庵云林元素子素诸公
明·虞堪
隐者分湖住,高士云林栖。蒹葭散汀看鸥去,桃花隔屋闻鸡啼。每同杖屦踏春堤,诗筒酒榼前后提。公子风流乃相爱,缕引婵娟生叆叇。纤歌细舞交驩从,翠珰玉佩花茏葱。兰亭之下暮春会,飞.....
阳春书院唐朱二侍御邀集
明·严嵩
阳春院里花仍发,不饮其如春色何。高台曲沼人能到,迟日浓烟景自多。犹怜绿水飞鸿雁,更著兰舟采芰荷。章郡升平异前日,时邀骢马一相过。
过海粟庵访学文和尚
清·行荦
扁舟乍过小桥东,得得精庐问远公。春院鹤归松桧老,晓堂龙出水云空。沾衣细湿花朝雨,渡海虚传飓母风。准拟狂澜深处去,行装检点日初红。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春暮过荥泽山下
清·陈以豫
夹路阴垂柳线长,流莺送客出山庄。惜无好梦留春住,愧有閒云笑我忙。斜日渐描人影瘦,落花轻衬马蹄香。回头欲认停车处,谷口烟横暮色苍。
归辋川作
唐·王维
谷口疏钟动,渔樵稍欲稀。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菱蔓弱难定,杨花轻易飞。东皋春草色,惆怅掩柴扉。
采桑子(其七)
宋·欧阳修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