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
秋景
怀古抒情
山水田园
记事

译文

刚刚高兴地迎来了重阳节而且还是闰月,即使身体老迈多病也还要登上高处观赏。
多情的秋色和往年一样没有改变,篱下的菊花也依旧晚开。
美好的节日很难再次遇到,但青山却不会因为多次登临而感到厌倦。
记得那画船是从横塘路返回的,十里路上笙歌不断,满载着欢乐的人们在月光下归来。

赏析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文徵明所作,名为《是岁闰九月再泛》。诗中描绘了诗人重阳节时登高赏景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珍惜。首联“刚喜重阳临闰月,不辞老病复登台”点明了时节与活动,诗人虽年老体弱,却仍兴致勃勃地登高望远,体现了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颔联“多情秋色依前在,有待篱花故晚开”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与篱笆边花朵的开放,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秋色和花朵以情感,表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颈联“佳节从知难再值,青山端不厌重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自然的无限向往,即使佳节难再,但青山依旧,诗人愿意一次次前来欣赏。尾联“画船记取横塘路,十里笙歌载月回”则描绘了一幅月下归途的画面,诗人乘坐画船,沿着横塘小路返回,途中传来阵阵笙歌,充满了诗情画意。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生活态度的积极追求,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文徵明

820首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猜您喜欢

早秋夜作
唐·韦庄
翠簟初清暑半销,撇帘松韵送轻飙。莎庭露永琴书润,山郭月明砧杵遥。傍砌绿苔鸣蟋蟀,绕檐红树织蟏蛸。不须更作悲秋赋,王粲辞家鬓已凋。
晚行舍后
宋·陆游
略彴东边一径深,杖藜行饭当登临。稷山并海出遥碧,禹穴生云成暮阴。残岁自兴游子感,少年谁解老人心。归来灯火参差夜,倦倚胡床续短吟。
峡州东山
宋·陆游
十年不踏东山路,今日重为放浪行。老矣判无黄鹄举,归哉惟有白鸥盟。新秧刺水农家乐,修竹环溪客眼明。已驾巾车仍小驻,绿萝亭下听莺声。
大醉归南禅弄影月下有作
宋·陆游
昔我变姓名,钓鱼散花洲。有船不用楫,江急听自流。即今客锦城,醉过百花楼。天风吹笋舆,快若凌空游。月露浩无际,指点隘九州。君看尘土中,颇有此乐不。题诗碧玉简,飞仙相答酬。酒.....
村夜
宋·陆游
寂寂山村夜,悠然醉倚门。月昏天有晕,风软水无痕。迹为遭谗远,身由不仕尊。敢嗟车马绝,同社自鸡豚。
寻阳紫极宫感秋作
唐·李白
何处闻秋声,翛翛北窗竹。回薄万古心,揽之不盈掬。静坐观众妙,浩然媚幽独。白云南山来,就我檐下宿。懒从唐生决,羞访季主卜。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复。野情转萧洒,世道有翻覆。陶.....
三月壬申同尧民希孝观净名寺经藏得弘明集中沈烱同庾肩吾诸人游明庆寺诗次韵奉呈二公
宋·黄庭坚
秘藏开新译,天花雨旧堂。證经多宝塔,寝疾净名床。鸟语杂歌颂,蛛丝凝篆香。同游得赵李,谈道过何王。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