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宿
殿
写景秋日
地点西苑
抒情
秋日佳节
宫苑景色

译文

院内秋天清新如洗,夜晚的露水渐渐消散,太阳的光辉照亮了金色的门户。
松树之间,翠绿的殿宇上覆盖着华美的盖头,天边银色的桥梁通往了紫微星所在的天际。
锦制的缆绳稀疏,青色的雀鸟在暗处游弋,璚波无边无际,白色的海鸥在空中飞翔。
红色的墙垣和高大的柳树旁,没有人去采摘花木,偶尔能看到一位宫中的官员骑着马归来。

赏析

这首明代文徵明的《秋日再经西苑》描绘了一幅深秋清晨的皇家园林景象。首句“内苑秋清宿露晞”写出了园内的宁静与清爽,露水已干,透露出秋意的浓厚。次句“盈盈日采动金扉”则通过日出的光芒照耀金碧辉煌的宫门,展现出皇家气象。“松间翠殿团华盖”运用比喻,将松树下的宫殿比作华盖,形象地描绘了翠绿宫殿的壮观。接下来,“天外银桥入紫微”描绘了一座如梦如幻的银色长桥,仿佛通往天宫的紫色星区,富有神秘色彩。“锦缆稀游青雀暗”描述了游人稀少,连青雀也显得幽暗,进一步渲染了园内的寂静。最后一句“彤墙高柳无人折,时见中官一骑归”以高大的宫墙和孤独的骑者,暗示了宫廷生活的孤寂与冷清,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哀婉。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苑的秋日景色,展现了皇家园林的壮丽与静谧,以及其中蕴含的皇家生活的孤独与落寞。

文徵明

820首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