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日
再
经
西
苑
内
苑
秋
清
宿
露
晞
,
盈
盈
日
采
动
金
扉
。
松
间
翠
殿
团
华
盖
,
天
外
银
桥
入
紫
微
。
锦
缆
稀
游
青
雀
暗
,
璚
波
无
际
白
鸥
飞
。
彤
墙
高
柳
无
人
折
,
时
见
中
官
一
骑
归
。
写景秋日
地点西苑
抒情
秋日佳节
宫苑景色
译文
院内秋天清新如洗,夜晚的露水渐渐消散,太阳的光辉照亮了金色的门户。
松树之间,翠绿的殿宇上覆盖着华美的盖头,天边银色的桥梁通往了紫微星所在的天际。
锦制的缆绳稀疏,青色的雀鸟在暗处游弋,璚波无边无际,白色的海鸥在空中飞翔。
红色的墙垣和高大的柳树旁,没有人去采摘花木,偶尔能看到一位宫中的官员骑着马归来。
赏析
这首明代文徵明的《秋日再经西苑》描绘了一幅深秋清晨的皇家园林景象。首句“内苑秋清宿露晞”写出了园内的宁静与清爽,露水已干,透露出秋意的浓厚。次句“盈盈日采动金扉”则通过日出的光芒照耀金碧辉煌的宫门,展现出皇家气象。“松间翠殿团华盖”运用比喻,将松树下的宫殿比作华盖,形象地描绘了翠绿宫殿的壮观。接下来,“天外银桥入紫微”描绘了一座如梦如幻的银色长桥,仿佛通往天宫的紫色星区,富有神秘色彩。“锦缆稀游青雀暗”描述了游人稀少,连青雀也显得幽暗,进一步渲染了园内的寂静。最后一句“彤墙高柳无人折,时见中官一骑归”以高大的宫墙和孤独的骑者,暗示了宫廷生活的孤寂与冷清,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哀婉。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苑的秋日景色,展现了皇家园林的壮丽与静谧,以及其中蕴含的皇家生活的孤独与落寞。
文徵明
820首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猜您喜欢
秋日集汝申使君喜雨作时潘生对奕久之
明·胡应麟
淅沥寒声绕画墙,高梧飞叶半银床。珠帘乍卷三秋色,玉局徐生五夜凉。南国蕙兰应被野,西郊禾黍渐登场。酣歌不是耽行乐,二顷城头有汶阳。
和秋日即事韵二首(其一)
宋·王质
駮駮山苍杂水红,不如冷眼看秋风。北鸿已望江南起,飞过榆林月正中。
初寒偶出
宋·陆游
霜气凋关树,晴光入市楼。闲人无造请,佳日亦遨游。湖白方新出,淮?亦易求。秋来幸无病,作意试新篘。
暮秋六首(其二)
宋·陆游
闲倾清圣浊贤酒,稳泛朝南暮北风。射的山前云几片,一秋不散伴渔翁。
晚步
宋·刘安上
秋半凄然客思清,杖藜何处畅幽情。晚天风雨莓苔活,閒傍栏干取次行。
送益上人
元·陈高
一雨新秋爽,千山细路遥。林泉归此日,天地飒惊飙。访鹤穿松树,观鱼俯石桥。幽栖输尔乐,高隐肯予招。
秋日登楼(其二)
宋·李新
洗遍山光暮雨收,落霞孤鹜点清秋。蜀天地暖知无雁,不怕愁声稳上楼。
秋日溪南晚眺适赵生携酒共酌村店中
明·胡应麟
行行随杖履,徙倚夕阳斜。野寺明枫叶,山篱著豆花。飞鸥过浅濑,浴鹭上浮查。之子期方到,悠然问酒家。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