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
淘
沙
·
江
口
晚
泊
暝
色
晕
中
流
。
帆
影
初
收
。
断
霞
鱼
尾
一
绳
留
。
冷
处
寻
诗
谁
是
伴
,
几
个
闲
鸥
。
芳
草
满
江
头
。
暂
系
扁
舟
。
垂
杨
垂
柳
写
离
愁
。
今
夜
江
南
何
处
梦
,
月
上
瓜
洲
。
写景
山水
抒情
离别
秋节
地点
江口
情感
思乡
芳草
译文
天色渐暗,江中一片朦胧。远行的帆影渐渐消失,只有晚霞如鱼尾般的痕迹留在了天边。
冷清的地方写诗,有谁相伴?只有几个悠闲的鸥鸟而已。满江头长满了芳草。
我暂时把船系住,望着岸边的垂杨柳,满眼都是离愁。
今夜我将在江南的哪个地方梦回呢?月亮已经升上了瓜洲。
赏析
这首清代黄燮清的《浪淘沙·江口晚泊》描绘了一幅江边傍晚的宁静画面。"暝色晕中流",暗淡的暮色在水面弥漫,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帆影初收",暗示船只刚刚停泊,旅人的归程似乎暂告一段落。"断霞鱼尾一绳留",夕阳余晖映照在江面上,仿佛一条被拉长的鱼尾,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天边残霞的美丽和江面的开阔。"冷处寻诗谁是伴,几个闲鸥",诗人独自在寒冷的江边寻找创作灵感,只有几只悠闲的鸥鸟陪伴,增添了孤独与寂寥之感。"芳草满江头",江边的青草茂盛,象征着生机与离别后的无尽思绪。"暂系扁舟",扁舟暂时系在岸边,暗示着诗人可能即将启程,或者对未来的不确定。"垂杨垂柳写离愁",垂柳随风摇曳,仿佛在低诉离别的哀愁,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情感。最后,"今夜江南何处梦,月上瓜洲",诗人想象今夜在梦中会游历到哪里,只看到瓜洲之上升起的明月,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和对未知的遐想。整首词以景寓情,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晚泊时的孤独与怀乡之情。
黄燮清
236首
黄燮清(1805~1864),晚清诗人、剧作家。原名宪清,字韵甫,号韵珊,又号吟香诗舫主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晴楼七种曲》(含《帝女花》和《桃溪雪》)传世。剧作家。原名宪清。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