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怀古
抒情
赞颂
地名
离骚国
写人
昭君
思乡

译文

你可见那王昭君,她的家就坐落在子规啼叫的村落。
她生于离骚之国,性情悲歌慷慨,不喜欢与众人相随。
她用兰草编织成结,佩戴着蘅芷,香泽润面,薇骨熏香。
她熟悉《九歌》的曲谱,怀揣着远道而来的情感,这令她深感销魂。

赏析

这首《明妃曲》由元代诗人郭天锡所作,通过王昭君这一历史人物,展现了其独特的命运与情感世界。诗中以“君不见”开篇,引出对王昭君的追忆,将其置于“子规啼处村”的自然环境中,营造出一种哀婉的氛围。接着,诗人描述了王昭君的生活环境——“生来近住离骚国”,巧妙地将她与屈原的《离骚》联系起来,暗示了她内心的忧郁和对自由的渴望。“悲歌慷慨恶离群”一句,直接描绘了王昭君的个性与情感,她虽身处异域,却依然保持着对故土的深情与对自由的向往,她的歌声中充满了对孤独的抗争和对命运不公的愤慨。诗人进一步通过“纫兰结茝佩蘅芷,芝泽颒面薇骨熏”等细节,展现了王昭君高洁的品质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她如同兰花般高雅,佩戴着香草,即使在异国他乡,也保持着自己的风骨。最后,“瑶琴惯识《九歌》谱,怀感远道偏消魂”两句,不仅点明了王昭君擅长音乐,更表达了她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远方的无奈与哀愁。整首诗通过对王昭君形象的刻画,以及对她的生活境遇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深切同情和对其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

郭天锡

29首
元著名书法家、收藏家。曾为御史,今山西大同(云中)人或作天水人,侨寓杭州,做居于甘泉坊,因藏有王羲之《快雪时晴帖》(非以后清内府的三希堂墨本),遂自署所居曰“快雪斋”,他是元代初年重要的鉴藏家之一,与赵孟頫、鲜于枢、乔赏成等人常有交往。他收藏了许多古代法书名迹,至今尚流传于世,如传世的唐摹《神龙本兰亭序》、《仲尼梦奠帖》、《题欧阳询梦奠帖》、《神龙兰亭》、米芾《珊瑚复官二帖》、冯承素摹《兰亭序》、以及晋人《曹娥诔辞卷》等。著有《日记》、《文集》等

猜您喜欢

江再和戏答四篇(其一)
宋·程俱
当年季将军,晚节河东守。谁令一人誉,挥去坐使酒。长卿起遐陬,落笔赋乌有。要之乃雕篆,意不在黔首。穷通付造物,世俗浪妍丑。何必送五穷,呼奴结车柳。
同蒋心余彭芸楣游北兰寺
清·杨垕
无数征帆向马当,龙沙北去树苍苍。去年君亦他乡客,此日谁倾地主觞。野渡春风归鸟雀,寒山返照下牛羊。赞公去后风流尽,依旧閒云销竹房。
登北高峰一首
宋·周紫芝
鼓楫去故里,携孥客东吴。湖山森照耀,鱼鸟相嬉娱。举目见两高,欲上徒嗟吁。人言不可往,无路登云衢。尽力贾馀勇,遂复酬宿逋。白鸟入苍烟,灭没在太虚。晓日沸晹谷,万川纳归墟。海.....
彭蠡湖中望庐山
唐·孟浩然
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黤黕凝黛色,峥嵘当曙空。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我来限于役,未暇息微躬。淮.....
走笔戏书应令诗
南北朝·徐陵
此日乍殷勤,相嫌不如春。今宵花烛泪,非是夜迎人。舞席秋来卷,歌筵无数尘。曾经新代故,那恶故迎新。片月窥花簟,轻寒入锦巾。秋来应瘦尽,偏自著腰身。
鸡鸣寺望后湖
清·吴芳培
寺在鸡笼最上头,后湖千顷望中收。绿萝丛里曾书库,白藕香中只钓舟。北极浮云孤阁迥,西风残照六朝秋。一声玉笛红牙拍,肠断秦淮旧酒楼。
杂诗(其二)
清·姚范
昭文理瑶瑟,逸响振希微。高音钦泰容,宁为清角悲。元鹄舞庭下,游鱼溯昆池。岩岩崇山志,浩浩沧海湄。惜无中郎赏,矧求钟子知。超超沦神域,隐几遂忘机。为问曲终意,端复有成亏。
经屠氏废宅
明·李本
桃源处士今何处,花落东风尚未归。旧业尽随芳草没,游魂暗逐断蓬飞。月台凤去琼箫咽,烟水鱼沈锦字稀。惟有画桥桥畔柳,春来依旧绿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