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
沙
阳
朱
氏
(
其
七
)
舞
袖
何
年
化
作
云
,
玉
箫
声
断
凤
离
群
。
春
风
似
惜
泉
宫
恨
,
片
片
吹
花
落
古
坟
。
悼亡
写景
春景
怀古
情感
怀乡
春风
咏物
写花
落花
抒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通过“舞袖”、“玉箫声断”、“春风”、“花落古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哀婉的氛围。诗人以“舞袖何年化作云”开篇,将舞者轻盈的舞袖比作飘渺的云朵,暗示了舞者的命运如同云烟般短暂而飘忽,充满了无常与遗憾。接着,“玉箫声断凤离群”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悲凉,玉箫声的消失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而“凤离群”则暗示了主人公的孤独与寂寞。“春风似惜泉宫恨”,春风在这里仿佛具有了情感,它似乎在怜悯、同情着泉宫(可能是指已故之人)的遗憾与痛苦,这种拟人化的手法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和感染力。最后,“片片吹花落古坟”将画面推向高潮,春风轻轻吹动,花瓣一片片落下古墓之上,这一景象既美丽又哀伤,寓意着生命的脆弱与逝去,同时也寄托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思。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表达了对逝去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
林鸿
554首
林鸿,明洪武十六年(1383)前后在世。字子羽,福建福清县城宏(横)街人。洪武初年,以《龙池春晓》和《孤雁》两诗得到明太祖赏识,荐授将乐训导,洪武七年(1374年)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年未四十自免归。善作诗,诗法盛唐,为“闽中十才子”之首。诗法盛唐,书临晋帖,殆逼真矣,惜惟得其貌。《福清县志·人物志》记载:“……先朝遗老如吴海、陈亮辈皆极推许。而一时才士如郑孟宣、高廷礼、周又铉、黄铉之、林伯璟、林汉孟之流,皆从之游。其后王皆山、王中美、王孟扬、陈仲完、郑公启、张友谦、赵景哲诸名人,以诗名于时,又私淑于鸿者也……”。《四库全书提要》中说:“况高棅尚不免庸音,鸿则时绕清韵。”欧应昌《瑞岩山志》曾收录林鸿《游瑞岩》一诗。林鸿著作有《林鸿诗》1卷、《鸣盛词》1卷、《鸣盛集》4卷。明代曾刊印《闽中十子诗抄》一书,收录有林鸿诗作。
猜您喜欢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成都使君王季野席上次韵奉呈橹巢初庵云林元素子素诸公
明·虞堪
隐者分湖住,高士云林栖。蒹葭散汀看鸥去,桃花隔屋闻鸡啼。每同杖屦踏春堤,诗筒酒榼前后提。公子风流乃相爱,缕引婵娟生叆叇。纤歌细舞交驩从,翠珰玉佩花茏葱。兰亭之下暮春会,飞.....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