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哲学
自然
抒情
写景
怀古
宇宙哲理

译文

天地初分,万物开始孕育,自然地展现出生命的露水。
马从黄河中诞生,龟在洛水中浮游,从此人类文明开始分布。
伏羲的图画无言,姬爻的卦象有形,这些道理古今通用。
探究其中的奥秘,太极犹如一个阖阖开启的门扉,是万物生命的源头。
仔细观察后,广阔的天地间似乎有一种默契,漫漫宇宙之间也充满了这样的联系,好像所有的门扉都在启开。
六种元素相互磨合,五行之力逐渐消耗,日月不停地运转。
道理就在眼前,但并非身外之物,能领悟的人却不多。
期待有位先生能洞察先天的道理,然后披发骑麟归去。

赏析

这首《苏武慢》以宏大的视角探讨了宇宙万物的起源与演化,以及人类文明的诞生与发展。开篇“大块初分,胚胎既孕”,以“大块”象征宇宙,形象地描绘了宇宙形成之初的状态,万物孕育于混沌之中。接着,“马出于河,龟浮自洛”,通过具体的自然现象,进一步阐述了生命起源的过程,暗示了自然界的神秘力量。“从此人文森布”一句,转折至人类文明的兴起,强调了人类智慧与文明的诞生,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接下来,“羲画亡言,姬爻有象,斯理亘乎今古”,赞美了人类文明中蕴含的深邃哲理,指出这些智慧跨越时空,影响着历史的进程。“问其中、橐籥枢机,太极乃群生之母”则深入探讨了宇宙的根本规律和生命的起源,将太极视为宇宙万物的根源,体现了对宇宙本源的深刻思考。最后,“待先生、勘破先天,披发骑麟归去”,表达了对探寻宇宙真理的渴望,以及对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词以宏大的宇宙观为背景,融合了自然哲学、人类文明史和精神追求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宇宙奥秘和人生意义的深刻洞察。

林鸿

554首
林鸿,明洪武十六年(1383)前后在世。字子羽,福建福清县城宏(横)街人。洪武初年,以《龙池春晓》和《孤雁》两诗得到明太祖赏识,荐授将乐训导,洪武七年(1374年)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年未四十自免归。善作诗,诗法盛唐,为“闽中十才子”之首。诗法盛唐,书临晋帖,殆逼真矣,惜惟得其貌。《福清县志·人物志》记载:“……先朝遗老如吴海、陈亮辈皆极推许。而一时才士如郑孟宣、高廷礼、周又铉、黄铉之、林伯璟、林汉孟之流,皆从之游。其后王皆山、王中美、王孟扬、陈仲完、郑公启、张友谦、赵景哲诸名人,以诗名于时,又私淑于鸿者也……”。《四库全书提要》中说:“况高棅尚不免庸音,鸿则时绕清韵。”欧应昌《瑞岩山志》曾收录林鸿《游瑞岩》一诗。林鸿著作有《林鸿诗》1卷、《鸣盛词》1卷、《鸣盛集》4卷。明代曾刊印《闽中十子诗抄》一书,收录有林鸿诗作。

猜您喜欢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