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清
溪
伏
暑
江
村
道
,
扁
舟
夜
雨
馀
。
济
川
情
倍
切
,
衣
袽
计
仍
疏
。
天
意
存
雷
电
,
生
涯
付
酒
庐
。
望
崖
人
已
返
,
征
客
意
何
如
。
写景抒情
夏季节气
山水田园
征客情感
雨水
日常生活情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江村小舟上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首句“伏暑江村道”,点明了地点和季节,夏日炎炎,江边的小村庄显得格外宁静。次句“扁舟夜雨馀”,进一步渲染了环境,夜晚的雨后,小舟静静地停泊在江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氛围。“济川情倍切”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渡过江河、克服困难的强烈愿望,这种情感在夜晚的寂静中显得更加深刻。紧接着,“衣袽计仍疏”则透露出诗人面对现实的无奈与困境,生活筹划仍然不够周全。“天意存雷电,生涯付酒庐”两句,运用自然界的雷电象征着命运的不可预测与生活的艰辛,而“生涯付酒庐”则表明诗人将生活的希望寄托于简陋的酒馆,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于酒的生活态度。最后,“望崖人已返,征客意何如”以问句收尾,既是对归家之人的关怀,也是诗人对自己未来道路的思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心情和对未来的深深思索。
陈邦彦
293首
南明抗清民族英雄,岭南三忠之首,陈恭尹之父。早年设馆讲学,为当时南粤硕儒名师。明亡,年屈四十的疾书《中兴政要策论》万言书,并参加南明广东乡试,中举人,擢升兵部职方司主事,派往赣州参与军事。1647年(永历元年)与陈子壮密约,起兵攻广州,兵败入清远,城破被捕,惨遭磔刑。深具民族气节外,诗文也饮誉当时,与黎遂球、邝露并称“岭南前三家”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